不过,借力资本市场,最早4名创始股东平均持股的伯朗特,变成了以尹荣造为主的伯朗特,尹成为公司实际控制人。伯朗特的股价现在30元上下波动,市值约10亿元人民币。
两个风火轮
伯朗特的对标标的是,在创业板挂牌的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松)。
伯朗特公司的工人正在调试机器。
新松成立于2000年,脱胎于中科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并以该所前所长、“中国机器人之父”蒋新松的名字命名。蒋在公司成立的三年前去世,他的学生曲道奎现任该公司总裁。
相比其他“半路出家”的机器人概念股,新松从一开始就聚焦机器人产业,它是伯朗特的对标的企业。四年多前的2009年10月31日,新松在深交所正式挂牌,成为创业板首批28家上市企业之一,也成为中国“机器人”第一股,并以“机器人”这一行业名词作为公司股票名称。
2015年5月26日,新松的市值约为600多亿人民币。一周后的2015年6月2日,新松市值创下历史高点——820亿元人民币。
让尹荣造引以为豪的是,最近三年的财务数据显示,伯朗特的毛利率都高于新松,2014年更是达到了48.1%,比新松高出12个百分点。尹荣造没有说出的另一组数据是:新松最近三年的销售净利率都在20%左右,而伯朗特2014年最高也只有7%。
尹荣造对南方周末记者说,“别人说我踩着两个风火轮,一个是机器人、一个是新三板,既然人家都这么说了,我还不好好用这两个风火轮,岂不是精神病?”
这个话的背景是,机器人正在成为中国智能制造的风口。随着中国年轻一代劳动者不愿意再像父辈那样干“脏累苦”的工作、人力成本上升,中国制造业正在经历一场“机器换人”的变革。
相比2008年时候客户签了合同、交了定金,才带着设计师去现场踩点拍照,现在企业只要有订单做,接订单时就要考虑自己产能够不够,机械手、机器人已经被考虑在成本里了。
伯朗特办公楼和厂房中间的空地上,就堆放着已经打包装箱、等待运走的机械手和机器人。而尹荣造办公室的墙壁上挂着一块黄底红字的牌,上面写着:2026年要实现百亿伯朗特、2033实现千亿伯朗特、2058年实现万亿勃朗特,“别人听我说这话觉得这个屌丝是个精神病,就像当年人家说马云是精神病一样。但是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
“中国的机器人公司要死一大片”
“你说客户有没有机器换人的冲动?”尹荣造记得,2004年,一台变频1200机械手要卖7万-8万元,现在更高配的同款产品,售价也只有3万-4万元,机器成本降了一半,而人工成本却从当年800元涨到4000元,提高了4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