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佳士科技  irobot  工业机器人  机器人  ABB  机器人产业联盟  发那科  库卡  码垛机器人  机械手 

中国智造捧红机器人 民族品牌重点掘金3C市场

   日期:2015-06-02     来源: 每日经济新闻    作者:OCY     评论:0    
标签:

       拓斯达电商品牌总监徐双彪表示,虽然使用机器人的企业可以申请补贴,但是企业需要一次性付款给机器人制造企业,然后才能拿到补贴资金。一次性拿出全部货款对中小企业压力很大,所以很多企业宁愿选择用1~2年向机器人厂商付清费用,而不愿申请补贴。
 
  另外,据他透露,由于机器换人补贴政策的漏洞,导致部分用了机械手或者机器人的企业没得到补贴,没采用的反而拿到了补贴。“因为政策说的是‘机器换人’而不是‘机器人换人’,也不是‘机械手换人’。一些企业会利用这个漏洞,上一些机器设备,就去申请补贴。”
 
  代工厂自动化升级难度大
 
  除了成本的考虑因素外,东莞市机器人协会秘书长陈先生告诉记者,机器换人不仅是引进一台机器,而是将牵涉到厂房的改造。“以东莞为例,厂房都比较密集,空间较窄,这也是阻碍东莞本地企业机器换人的一大因素。”
 
  张颖鸿表示,老厂房的规划往往不适合上线新的自动化生产线,因此需要对厂房做大改造,这也是中小企业不敢贸然进行机器换人的一个重要原因。“如果重新搬厂或者改动原厂地址的话,费用甚至可能占到工厂一半的产值。这对我们而言成本压力是非常大的。”张颖鸿告诉记者。
 
  为了上马自动化设备生产线,张颖鸿新租了一个工厂,重新装修。“我们原来的工厂没有搬,这就相当于多开了一家分厂。”
 
  刘旭涌也告诉记者,他接触到的客户中,不少中小企业因为机器换人对厂房的改动大,从而在机器换人上显得谨慎,“因为要衡量投入和产出比。”
 
  除了厂房设备改造的代价较高外,由于国内中小企业多为代工企业,产品更新迭代频率快,厂房设备改造所需承担的风险比较大。
 
  祥顺鑫公司的主营产品包括五金模具制作、加工,通讯类产品外壳、中板等加工。张颖鸿告诉记者,祥顺鑫工厂的自动化生产线主要就是针对手机中板加工的。“国内外手机都需要手机中板,量很大。只有产品量大,我们投入的机械手才值得。量不大的话,投入生产线反而是一种负担。机械手只适用于个别量非常大的产品。”
 
  徐双彪也表示,企业多以代加工为主,这是国内生产制造企业的通病,他们很难标准化产品,这使得这些企业无法进行自动化升级。“企业今天生产LV包,明天就生产安踏鞋子了。人可以灵活,但自动化生产线只能生产单一的产品。生产线只能微调,要动‘大手术’的话,这条生产线就没有价值了。”
 
  拓斯达销售总监张朋表示,中小企业订单一般为一年期,但自动化设备都是定制化的,非通用型。“除非在订单期内达到一定回报,否则是否上马自动化设备,需要考虑的东西非常多。”“这是中小企业现在面临的比较痛苦的现实。他们可能非常想自动化,但做不了。而且这一情况在包括3C的各行业加工厂商中比较普遍。”徐双彪说。
 
  另外,实体经济降温,部分代工企业更担心的是订单量的问题。“今年可能有订单做,到了明年还有没有就很难讲了。机器人买进来,没有订单再转手出去的话会有很大的损失,这个也是企业担忧的问题。”天津晟华晔机器人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赛认为。
 
 
更多>相关资讯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