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佳士科技  irobot  工业机器人  机器人  ABB  机器人产业联盟  发那科  库卡  码垛机器人  机械手 

互联网+服装:一场置死地而后生的转型

   日期:2015-07-23     来源:中金在线    作者:zrp     评论:0    
标签:
  大家都能看到电商对传统的制造业的冲击,尤其是服装行业和其零售终端渠道,不只是优化了产业链的中间环节,电商更改变了人们对服装行业的消费习惯,促发了传统服装行业进行“互联网+”的转型升级。但这是需要建立在对服装行业发展现状的认知之上。
 
  中国服装行业的现状

  服装出口代工为主,缺乏品牌溢价
 
  从服装行业的制造业工厂看,服装行业的品类标准种类繁多,大部分服装工厂都是接出口订单。然而欧美的经济疲软,外加上人民币升值外单成本上升,导致于出口量减少,虽然依然在全世界每卖出三件衣服就有一件是中国制造,但是整体上服装制造领域逐渐从中国制造转移至印度和印尼等更为廉价的生产力国度。
 
  中国大部分服装工厂没有建立自己的服装品牌,因此溢价能力也被外国厂商不断的压价,很多服装工厂都生存有一单没一单的世界里,随时可能破产,即便是有单也依然是被压榨到微利。
 
  服装品牌的库存危机
 
  而国内的经济放缓,出口转内销也只是为数不多的品牌型服装企业能够做到的,而中国服装行业的整体库存量,也可以足足支撑中国人两年的衣服需求量,不用再制造任何服装商品了。而每年服装行业的新品发布依然扩大着整体的库存量,不会减少,库存又冲击服装企业的品牌价值,恶性循环,很多服装品牌都经历了全国的关店风潮,有的倒闭了,有的坚持者,有的则脱颖而出。
 
  然而在中国大部分的服装商品同质化严重,创新和设计严重不足,导致新品的销售也疲软,品牌型服装企业由于长期依靠中间的代理和渠道环节,导致于服装企业不能第一时间和自己的消费者建立对接,他们对接的是传统的代理,所以不能够快速准确的了解和收集消费者对自己商品第一时间的反馈信息,产业链鞭长效应加剧,泡沫也随之而来。
 
  因此,解决服装行业库存问题是首要任务,也是多数服装制造企业的最头痛的事。这里提供以下理论仅供参考。
 
  库存的“从1到0”五个理论
 
  这里想说的是“从1到0”五个理论,这是子超原创的总结,就是从根源解决服装企业的库存问题。
 
  首先,做少,少就是多,劲霸男装的例子,做的越垂直,企业对自己的所做的单一品类就越专注,这样也会对市场,对消费者需要什么更有把控。
 
  第二,通过电子商务的优化,来提高企业对产品的用户反馈和数据收集的能力,来更好的杜绝鞭长效应,杜绝存货产生。
 
  第三,通过企业的产业链升级,制造业的“6+1”升级,来提升品牌型服装企业的竞争力和价值溢价。
 
  第四,通过移动互联网来增加用户对品牌的共鸣和认同,来提高消费者对品牌的归属感和热爱。
 
  第五,通过互联网众筹的方式也可以从消费者的方向来决定是否生产产品,来达到真正的按需生产,来达到真正的零库存。
 
  下面具体的介绍一下。
 
  电子商务优化分三块:产业链的整个体系内部(ERP,CRM,SCM等)一体化,减少了中间的供应链环节损耗和提价。当品牌型服装企业不再对接的是代理和渠道,而是对接真正的消费者,服装企业才能真正的去思考自己的产品是不是消费真正喜欢的,才能够快速的知道消费者喜欢那一款商品。产业链体系内部的优化和PC的电子商务已经非常一体化的融合了,要学会全产业链的整合,就像戴尔电脑颠覆传统的笔记本电脑的产业链一样,第一时间知道消费者的订单反馈,杜绝库存。
 
  郎咸平最早提出过制造业产业链的“6+1”理论,“6+1”产业价值链中,“1”是纯粹的制造业,“6”是产品设计、原料采购、仓储运输、订单处理、批发经营和终端零售。如果10美元的商品,“6”可以占到9美元的价值,唯独“1”的利润低,但却是中国大部分制造业的价值所在。在服装行业里,前导时间(指服装从设计到销售所需的时间)决定了服装行业的价值。郎咸平指出,服装市场需求已经从2000年以前的设计大师主导,演变为现在的自发需求。世界大约有28%的服装属于尖端服装,而一件新款服饰晚一天销售要贬值7%,早10天卖可以节省这7%,同时可以增加13%的利润。因此,减少服装上市的前导时间,用最快的速度将流行的成衣推向市场,是服装行业竞争的根本。
 
  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电子商务,有人说是O2O,有人说是参与感。O2O其实是“互联网+”的一个分支,参与感的本质就是产品和消费者之间,能够产生共鸣和互动,从而产生归属感和认同感。任何一个品牌都要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学会新媒体的社会化营销,学会通过各种营销和社交网络的影响力来建立品牌和消费者的场景共鸣,从而达到认同和喜爱,成为品牌企业的粉丝。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品牌型服装企业最重要的还是从小而美来切入用户定位,通过质量,设计,价格三个因素来达到品牌的沉淀和积累,通过一系列的移动互联网的互动来让消费者对品牌更加了解,更加热爱。
 
  另外对于小而美的品牌型服装企业,今天的互联网金融也是非常好的借力方式,直接通过众筹网站来让消费者决定产品是否进行工厂加工,也是零库存的一种很好的方式,另外《创业家》董事长牛文文也多次提到众筹这个方式,大家的融资方式也有很大的变化,成功的方式变成众筹加新三板,不一定是天使、A板、B板那种传统的融资方式。子超也认为股权众筹这种新的融资和生产模式,将会让更多有创新力的品牌型服装企业更快速的发展起来。牛文文表示,所有最传统的区域里面,都有相互融合的机会,传统的服装加工和出口这两件事如果应用互联网工具,将有巨大的机会。
 
  总之“互联网+”是目前传统制造业所必须跨过去的门槛,子超总结了五点关于“互联网+”的传统行业注意事项,献给传统行业的企业家。
 
 
更多>相关资讯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