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程反舰导弹可以携带千磅穿甲弹和爆炸破片战斗部。它采用了多模式传感器、武器数据链和一个现代化的抗干扰全球定位系统,即使舰队在先进的综合防空系统保护之下,它也能够找到并摧毁舰队中指定目标。
航母反鱼雷对抗系统(Countermeasure Anti-Torpedo,CAT)
2013年5月,乔治·布什号航空母舰(CVN 77)首次成功测试了航母反鱼雷对抗系统。反鱼雷对抗系统是水面舰艇鱼雷防御系统(Surface Ship Torpedo Defence,SSTD)的组成部分,该系统由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应用研究实验室(PSU-ARL)应美国海军要求而研发。
反鱼雷对抗系统能够发现并摧毁敌方鱼雷。在5月15日至19日的一系列测试中,乔治?布什号航空母舰发射了7枚反鱼雷鱼雷击中了7枚鱼雷状物体。
水面舰艇鱼雷防御系统是第一种全面的水面舰艇鱼雷预警和对抗系统,能够探测、识别、定位和摧毁来袭鱼雷。美国海军目前计划在2035年之前为美国11艘战斗航母和其他辅助舰艇装备此种系统,3年内将安装在现役的5艘航母之上。
ARTISAN 3D雷达
2013年第一季度,英国BAE系统公司完成了英国皇家海军23型护卫舰“铁公爵”号上ARTISAN 3D雷达的安装工作。ARTISAN 3D雷达是一种下一代海上中程雷达(MRR),将装备英国皇家海军的23型护卫舰、两栖舰和“伊丽莎白女王”级新型航母。
这种雷达的效率是现役23型舰队雷达的5倍。它能够为水面舰队提供中距离至远距离的监视、目标追踪和空中交通管理。该雷达能够在高信号填充环境中进行操作,可以在相当于10000个手机信号干扰的情况下传送无线电波。
它还可以同时监控800多个目标,从类似网球大小的目标至航空母舰和驱逐舰,探测距离为200米至200000米。它能够在24千米之外探测到3倍音速飞行的网球般大小的物体,这使其成为迄今为止最先进的雷达。
海军陆战队简易巡逻系统(Marine Austere Patrolling System,MAPS)
2013年,海军陆战队简易巡逻系统成功地进行了一系列实地测试。海军陆战队简易巡逻系统是一种单兵、可穿戴电源管理分发系统,由海军水面作战中心达尔格伦分部(Naval Surface Warfare Centre Dahlgren Division,NSWCDD)专门为美国海军陆战队研发。
海军陆战队简易巡逻系统能够确保海军陆战队队员在不需要补给的情况下巡逻较长的时间。该系统集成了太阳能电池板、扁平型电池,以及一个水过滤系统。该系统集成的电池可以通过一个称为背心电源管理器(VPM)的通用接口为无线电、夜视镜、卫星定位系统 、笔记本电脑和USB兼容装备等单兵装备提供电力。
海军陆战队简易巡逻系统的先进界面确保它可以利用民用和军用车辆以及普通电池开机,而其电池目前安装在战术背心内。
“可靠号”(Reliant)自主式水下航行器(Autonomous Underwater Vehicle,AUV)
2013年10月,美国海军研究实验室研发的“可靠”号自主式水下航行器成功完成了从波士顿到纽约的长距离航行任务,总计航行时间达到109小时。“可靠”号自主式水下航行器是金枪鱼机器人公司(Bluefin Robotics)建造的“金枪鱼—21”型(Bluefin-21)自主式水下航行器的改进版。
“可靠”号自主式水下航行器在507千米的旅程中,采用光纤陀螺惯性导航系统(INS),辅以全球定位系统和多普勒计程仪(Doppler Velocity Log,DVL),实现了水下航行时的精确导航。“可靠”号自主式水下航行器在测试任务中表现出的全程自主长航时航行能力有助于传统的自主式水下航行器延长其续航能力,以满足新的应用需求。
“可靠”号自主式水下航行器重1350磅,由锂聚合物电池组供电,搭载低频宽带声纳,是美国海军新型“刀鱼”(Knifefish)反水雷无人水下航行器的原型样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