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佳士科技  irobot  工业机器人  机器人  ABB  机器人产业联盟  发那科  库卡  码垛机器人  机械手 

假如政府断了奶,拿什么做中国机器人的TOP10?

   日期:2016-06-18     来源: robotinside    作者:JJ     评论:1    
标签:
    6月16日上午,由10家国内机器人产业骨干企业发起的中国机器人TOP10峰会成立大会在辽宁沈阳举行。工信部副部长辛国斌表示:当前我国机器人产业已呈现出“高端产业低端化”、甚至“玩具化”发展趋势,并有投资过剩的隐忧,机器人企业要有做“百年老店”的志向,“要走得稳一点,不仅要走得快,还要走得远”。
 
    据介绍,中国机器人TOP10定位于中国机器人高端智库和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的推动者和践行者,下一步将联合开展搭建中国机器人智库平台、探索产业创新发展模式、布局机器人标准、加强国际交流合作等工作。据了解,目前参加TOP10峰会的10家机器人企业分别是: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哈尔滨博实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纳恩博(天津)科技有限公司、安徽埃夫特智能装备有限公司、南京埃斯顿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广州数控设备有限公司、江苏汇博机器人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康力优蓝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广州启帆工业机器人有限公司、北京天智航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乍一看,这top10 机器人企业不乏有国企、上市公司、以及某些著名院士投资的企业,诸如纳恩博、江苏汇博,背景有了,钱有了,名气也有!中国机器人行业的TOP10也就有了。且不论众位行业内看客怎么看,但对于行业外的看客估计也是云里雾里。
 
    由于这十家企业有些企业成立时间并不长,具体业绩也不是很清楚,但是像新松机器人、埃斯顿这些企业业绩报表还是可以看得到的。2015年,这两家企业在巨大的行业红利前,业绩增速表现并不如人意。
 
    新松机器人年报显示营收增长10.62%,净利润增长21.23%。2009年以来,其营收和利润都在不断增长。而埃斯顿业绩快报显示,营收增长-5.21%,净利润增长17.49%。国内机器人市场年均复合增长率在2014年和2015年在50%以上,然而这家企业却没有躺着赚到钱!
 
    但是,不怕,这些都是有娘的企业,作为新兴产业的上市公司,政府每年都给予这些公司大量补贴。以新松机器人为例,2015年的政府补贴超过1亿2千万,占到当期净利润的30%以上,接近主营业务利润的50%。如果把这些政府补贴扣除,其2015年业绩已经出现负增长;而埃斯顿的业绩快报也显示,在未加入政府补贴的情况下,营业利润已经负增长!增长-41%。
 
 
    困扰我国机器人产业发展的,仍然是国产产品的通病,即走低端路线,缺乏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技术。
 
 
    1、产品以低端为主,自主品牌认可度不高国产工业机器人以低端产品为主,主要生产搬运和上下料机器人,大多为三轴和四轴机器人应用于汽车制造、焊接等高端行业领域的六轴或以上高端工业机器人市场主要被日本和欧美企业占据,国产六轴工业机器人占全国工业机器人新装机量不足10%。由于用户企业已经习惯使用国外品牌,特别是使用量最大、对设备品质要求最高的汽车和电子工业,导致自主品牌的本体和零部件产品不能尽快投入市场,甚至有成功应用经验的产品也难以实现推广应用。缺乏高端产品,用户认可度低,造成市场份额低,是国产机器人营收业绩增速远不及行业增速的原因。市场的蛋糕一大块都被外企拿走了。
 
 
    2、自主创新能力弱,企业成本压力大 工业机器人要求高可靠性基础功能部件,特别是精密减速器、伺服电机、伺服驱动器、控制器等核心零部件。而我国在这方面与外企存在较大差距,核心部件长期依赖进口!埃斯顿号称掌握了机器人的全部核心部件生产能力,可减速器这一关键设备仍需进口。在竞争面前,国内机器人厂商要从国外机器人厂商和其上游供应商进口这些设备,无异于虎口夺食。造成的问题就是生产成本居高不下。比之于外企,国内企业要以高出近2-4倍的价格购买减速器,伺服驱动。难怪营业成本的增速要远高于营业收入的增速了。
 
    
 
 
更多>相关资讯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