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佳士科技  irobot  工业机器人  机器人  ABB  机器人产业联盟  发那科  库卡  码垛机器人  机械手 

“国货”骨科机器人挑战手术禁区

   日期:2015-08-18     来源:北京青年报    作者:zrp     评论:0    
标签:
  近日,北京积水潭医院脊柱外科田伟教授及其团队,运用我国自主研发的骨科手术机器人,再次挑战世界脊柱外科手术领域高峰,成功完成了被喻为“生命中枢”的上颈椎畸形手术。
 
  积水潭医院脊柱外科田伟教授及其团队,运用我国自主研发的骨科手术机器人,日前成功完成了世界首例基于术中实时三维影像的机器人辅助脊柱胸腰段骨折的微创内固定手术,为一名椎体骨折患者经皮植入6枚椎弓根螺钉。
 
  术后患者的骨折复位效果理想、固定稳定,术中软组织损伤少,手术切口小、安全性高,术后第二天患者即恢复了正常下地行走。如果用传统手术方式需要开一个至少30厘米左右的创口,不仅创伤大,而且螺钉定位也很难做到精准,且患者恢复缓慢,通常需要3周至3个月才能下地。
 
  仅仅相隔六天后,该团队就又一次刷新了机器人辅助手术领域的新高度。田伟教授再次使用机器人辅助系统,为一位复杂上颈椎畸形伴颅底凹陷的患者,成功实施了世界首例寰枢椎经关节突螺钉内固定手术,征服了上颈椎畸形这一脊柱外科领域最为复杂的手术。
 
  据介绍,上颈椎畸形是脊柱外科领域最为复杂的手术之一,手术难度过大、风险高,通常只能放弃手术治疗。而此次应用机器人辅助系统,精确定位、精准操作,做到人手难以达到的准确度。
 
  据了解,这套手术机器人系统由田伟教授带领的科研团队自主研发,拥有完全自主产权,是真正意义上的中国制造产品。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了基于术中实时三维影像的机器人精准定位,误差不到一毫米。同时,该手术机器人由医生从临床视角主导设计,实用性强,自由度高,可重复性好,还能够在狭小空间中应用。全面的安全保护机制减少了患者术中、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大幅减少了术中放射线暴露。
 
  除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外,这样一台结合各项高精尖技术于一体的机器人系统还可适用于多个骨科手术平台。能够用于经皮骶髂螺钉、经皮髋臼前柱螺钉和后柱螺钉内固定等手术。田伟表示,这次该机器人成功应用于复杂上颈椎畸形这种大家公认的高难度手术,证明了该系统的安全性和精确性。
 
 
更多>相关资讯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