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佳士科技  irobot  工业机器人  机器人  ABB  机器人产业联盟  发那科  库卡  码垛机器人  机械手 

从装潢公司到机器人集成供应商---朱俊:23年三次华丽“变身”

   日期:2015-06-08     来源:扬州网    作者:zrp     评论:0    
标签:
 
朱俊介绍机器人的工作原理
 
       一台机器人,灵巧地转动手臂,精准点击加工件的焊孔……江苏长江重工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长江重工科技”)机器人自动化展示厅,总经理朱俊介绍,这台机器人摆臂可转动270度,目前已有二十多台应用在扬州企业车间。作为机器人自动化集成供应商,长江重工科技前身是一家装潢装饰公司,23年前蜗居在广陵区美食街一角。23年间,一家装潢装饰公司华丽转身,成为高大上的机器人自动化集成供应商。
 
  转型之旅:一家企业23年三次更名
 
  朱俊今年47岁,看上去比实际年龄显得年轻。1989年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毕业后,朱俊在一家建设公司做施工。
 
  1992年,朱俊注册了自己的公司,取名“扬州长江装饰公司”,地点在广陵区美食街上。让朱俊自豪的是,装饰公司培养了不少项目经理,有的至今仍活跃在装饰行业。
 
  经过8年的快速发展,装饰装潢行业面临困局:门槛低,竞争激烈,鱼龙混杂,“有一句话形容‘手拿大哥大,到处说瞎话’。” 朱俊笑着回忆。
 
  朱俊到苏南等地考察,寻求公司发展新路,决定向装饰建筑上游建材领域延伸——做彩钢、彩板、钢结构。
 
  2000年,引进人才和钢结构生产线,公司更名为“扬州长江钢业有限公司”。由于起点低,企业起初是三级资质,经过几年发展壮大,公司很快拿到钢结构一级资质,成为扬州地区的钢结构领军企业。
 
  2008年,朱俊带领企业再次转型,切入钢结构前端领域——数控切割机床。公司更名为“江苏长江钢业重工有限公司”,四年后,自主知识产权的“长江牌”数控等离子、火焰切割机床已遍布华东、华北、华南等地。
 
  2013年,朱俊带领企业切入机器人领域,斥巨资新建机器人自动化研发中心、机器人自动化展示厅,推出焊接机器人、激光切割机器人、码垛机器人、打磨机器人、搬运机器人等,并被授予“高新技术企业”。
 
  2014年初,公司重组更名为“江苏长江重工科技有限公司”。
 
  转型心路:“小星球”要围绕“大太阳”转
 
  “如果说,国家是个‘大太阳’,企业就是‘小星球’,‘小星球’要围绕‘大太阳’转,企业抓住国家发展趋势,与国家经济脉搏相吻合,及时调整发展方向,才能拓展生存新空间。”回顾23年转型历程,朱俊这样总结。
 
  1992年注册公司,这个时间并非偶然。朱俊解释:“当年结束姓‘资’姓‘社’的争论,原本挂在集体企业名下的私营企业,纷纷摘掉了‘红帽子’,自己创建公司水到渠成。”
 
  2000年左右,朱俊决定进入建材领域,是因为发现全国各地都在大招商,兴建开发区盖厂房,不仅是外地,包括本地邗江开发区、江阳工业园都在大力建设厂房,对钢板、钢结构需求量很大。
 
  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演变成全球性金融危机,中国国内制造业未能幸免,朱俊个人公司也被席卷其中。企业新增长点在哪里?
 
  2010年,朱俊决定,向关联产业多元化发展,坚持两条腿走路,一是抓支柱产业钢结构,二是抓新项目数控切割机床。“数控切割机床是钢结构的前端领域,切入这个领域,可实现钢材粗加工到深加工的跨越,符合国家制造业发展方向。”
 
  转型进入机器人领域,朱俊坦诚地表示,一方面也是被吓出来的,不少同行安装钢结构发生工伤,虽然赔偿有保险公司埋单,但事故的血泪教训让人揪心。
 
  “一名电焊工每天用工成本200元以上,如果用一台20万元的机器人替代,4年左右即可收回成本,而且机器人可在恶劣条件下工作,不用担心工伤事故。”朱俊解释。
 
  转型哲学:“不熟悉的行业我们不介入”
 
  在外界看来,朱俊带领企业转型,每一步都踩在点子上,没有发生大纰漏,比较幸运。
 
  “刚开始做企业,没有想过要做多大,只是想找到活干,员工能发出工资。我个人觉得做企业心态要放好,不要贪图什么高大上项目,我们的做法围绕现有主业、小步向前,一步一个脚印。”朱俊说,“不熟悉的行业我们不介入。”
 
  知易行难,看到别人赚快钱,自己赚辛苦钱,不是每个人都守得住寂寞。朱俊介绍说,2008年之前,看到房地产势头很好,自己确实也动过这个心思。在朱俊看来,5-8年是企业发展的一个周期,一个产品销售8年,如果再不进行转型升级,必然会被市场淘汰。此外,企业转型升级中,不但是产品升级,其他方面也需要同步跟进。
 
  刚开始做数控切割机床,半年没有接到订单。公司采取“欲取先予”销售政策,先给潜在的需求企业免费用,进行引导消费;但不可能一直免费,在机床上设置了一个定时功能,超过一定时间后,这个机床就无法工作必须付费,而这个时候,数控机床的优越性已呈现,工厂已经产生依赖。长江重工科技迅速打开了市场,四年期间销售了数百台切割机。
 
  从装潢公司起步,一步一步成为机器人自动化集成供应商,朱俊如何破解高技术难题?
 
  “企业转型仅靠自己的激情和愿望是无法完成的,必须借助外脑。”朱俊介绍说,“我们很清楚自己的能力边界,专业的事情必须让专业的人去做。”
 
       前往采访会议室的途中,记者注意到,紧挨着会议室旁,有一间以个人命名的教授工作室,这是长江重工科技建立产学研合作的一个掠影,在转型身后,有来自上海交通大学、扬州大学等院校的智力支撑。 
 
 
更多>相关资讯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