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换人”开启了制造业向智能化迈进的新时代。作为珠三角“机器换人”的典型,众多目光投注到东莞和佛山这两座制造业大市。佛山将工业4.0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东莞则提出“东莞制造2025”对接国家战略。两市在重塑工业转型升级新优势的道路上不断作出探索。
莞佛两市“机器换人”的推进可以说是齐头并进。但由于造就两市产业格局的历史条件有差异,佛山“机器换人”需求由于龙头企业的带动得到较大程度的释放,另外在“造机器人”方面的能力有着比较好的产业基因。
在这样的环境下,结合自身实际,汲取佛山有益经验,东莞在“机器换人”的路上或能走得更好。
“机器换人”集中在优势产业
特色产业聚集在各镇街,是莞佛两市的产业布局特点。
莞佛两市“机器换人”的主要领域,都是围绕各自的优势产业开展的。东莞“机器换人”应用项目主要集中在电子信息、五金制品、电气机械、包装印刷等行业,而佛山则集中在家电、陶瓷、汽车制造等行业。
就工序来说,两市“机器换人”替代最多的都是搬运、切割、分拣等极耗费人力的岗位,以及冲压、焊接、喷涂等具危险性的岗位。
一个地区“机器换人”的需求往往从龙头企业开始。一谈到佛山民营企业,多数人会立马想到几个大名鼎鼎的品牌:美的、格兰仕、科龙、志高等,这些品牌占到全国家电市场的15%。再有,陶瓷品牌,如东鹏、新中源、蒙娜丽莎等,这些品牌更是佛山的一张名片,它的建筑陶瓷产量占全国的60%。
“我去美的看过,一些拉伸、一体成型的生产线都很智能。”东莞市嘉利集团执行董事赵凯说,美的对智能化的需求带动了其配套工厂生产线的改造。同时,美的等佛山家电品牌还与互联网巨头合作,从传统家电的制造商转为智能家居的创造商。
“同样是制造业,互联网巨头找到佛山,而非东莞,名牌优势是一大因素。”独立研究员、前广东省战略新兴产业研究院工业4.0研究员严帅说,东莞能说得出来的制造业工厂,大部分是给龙头企业做代工的。
他说,东莞服装企业发展,但是服企实施“机器换人”还存在难度。因此,从本土龙头民营企业对“机器换人”的带动作用来看,佛山民营经济基础扎实,基因比较好。
汽车产业有效推动机器人研发
数据显示,东莞已有66%的企业开展“机器换人”,佛山并未有类似统计数据。但是,业内人士大多认为,佛山“机器换人”普及范围会更加广泛,这主要得益于当地的汽车制造业。
在全球范围内,工业机器人的应用已经有几十年的历史,程度最先进的就在汽车产业。佛山汽车制造业基础雄厚,一汽—大众佛山项目、北汽福田、福迪汽车、粤海特种车、陆地方舟新能源汽车、飞驰汽车新能源客车等整车项目均在佛山落地。围绕汽车制造业,佛山早已形成一批工业机器人研发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