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将逐步实现“以机器人代替人,以自动化代替流水线”——记者从6日召开的佛山先进装备制造业工作会上获悉,到2017年,佛山将实现本土工业机器人产品市场占有率提高到30%以上,机器人密度(每万名员工使用机器人台数)达到50以上。佛山市代市长鲁毅表示,佛山不少企业仍在使用上世纪90年代的老设备,要支持鼓励劳动密集型企业通过“机器换人”。
会上发布的《佛山市打造万亿规模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的工作方案》明确,2016年佛山全市装备制造业将实现工业增加值1300亿元,实现工业总产值5500亿元。记者从会上获悉,佛山将打造“百企智能制造提升工程”,即在全市相关行业选取100家制造企业作为试点,重点推广工业机器人、制造执行系统、先进过程控制、网络协同制造等技术,逐步实现“以机器人代替人,以自动化代替流水线”。
《方案》还提到,将培育本地机器人企业,开展工业机器人及智能装备系统集成、设计、制造、试验检测等核心技术研究,主攻精密减速器、传感器等关键零部件;还将积极促成本地龙头企业与欧盟、日韩等国家的机器人公司合作,共组工业机器人应用合资公司。支持传统制造企业采购本地机器人企业提供的设备。
据悉,佛山将对在该市创办的注册资本为外资500万美元或内资3000万元人民币以上,且投产两年内年税收规模在1000万元以上的工业机器人企业,给予一次性500万元的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