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佳士科技  irobot  工业机器人  机器人  ABB  机器人产业联盟  发那科  库卡  码垛机器人  机械手 

机器人是否会给人类生存带来威胁

   日期:2014-02-08     来源:中国行业研究网    作者:毛文杰     评论:0    
标签:
  随着技术进步,机器人不但将代替人类从事各种危险和令人厌烦的工作,让人类去从事更能让人有成就感、更能创造价值的工作,甚至有可能抢走人类的饭碗。未来,机器人是否真的会抢占越来越多的工作岗位?是否会让人类失业或给人类的生存带来威胁呢?
 
  机器人有可能抢夺的工作岗位
 
  在科学家看来,未来,机器人最有可能与人类争夺的工作岗位主要集中在低水平和重复劳动的工作上。比如快递员,早在2012年,亚马逊就收购了KivaSystems,该公司生产的机器人能在仓库里处理在线订单并把订购商品送到发货点。亚马逊如今在三个运营中心有1382台这样的机器,最终也许根本不必在繁忙的假期销售旺季雇用几万名临时工。
 
  除了快递员外,自动驾驶技术也在加速发展,用不知疲倦、不会迷路的遥控机器人来承担长途运输车驾驶任务也许更安全。这意味着目前从事这份工作的美国570万人将不得不另谋生路。
 
  而在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的三角研究园,实验室集团公司(LabCorp)正致力于开发能分拣和分解血样的机器人,这种工作工资不低,但由机器人做的话效率会更高。
 
  机器人正向拟人化发展
 
  如果说上面谈的机器人还只是一种机械操作手或是遥控驾驶仪,那么机器人的拟人化与智能化则让人类面临越来越多的危机。
 
  目前,有些机器人已经能部分听懂人类的语言,并且会按照人类的命令去执行某些动作,比如打扫卫生、做饭等家务。日本已经发明了高仿真机器人,不仅外表与人相似,而且具备知觉,硅胶做成的“皮肤”下布满了类似人类皮下神经的电线。
 
  自动化早已是新世纪工业建设主要方向,该过程的实现需要一系列软、硬设备进行基础支持。其中,硬件设备大多是生产执行者,重要性不言而喻。严格意义而言,这类硬件大多是高端电子产品集合体,包括众所先进技术。电子技术在此时与工业自动化之间的关系非常密切。
 
  提到工业自动化,恐怕各位首先想到的自动化装备是一台台安装在生产线上工业机器人,它们正在产品线上进行快速生产。诚然,工业机器人是自动化生产转程无论如何都不能绕开的设备之一,但如若深究,机器人则是现代电子设备与机械技术集成性产品。今天,我们将重点介绍自动化生产中部分电子设备的应用
 
  电子芯片构成机器大脑保障动态事件处理能力
 
  芯片,大家都不会陌生,它已是电子设备的标准配置。所有的电子产品都依赖芯片进行最为核心的数据运算。目前,芯片领域对中国而言,仍然是一大弱项。统计表明,在2102年我国花费了逾1900亿美元用于进口各类芯片产品,以满足国内工业生产所需。
 
  在中国工业加速进行自动化转型的阶段中,对包括工业机器人内各类自动化装备需求一直居高不下,而作为设备核心的“芯片”却依靠大量进口,相当于把命脉交到了外资企业手中,不利于民族工业持续发展。对此,我国需进一步加强芯片研发工作,为打造高度国产的自动化装备体系而努力。
 
  传感器加强信息采集能力打造实时监控能力
 
  目前,业内已提出了工业4.0、工业互联网、物联工业等概念皆旨在提升工业自动化覆盖面。以上概念的实现,却都不离开传感器,而工业生产中的传感器应用,主要集中在数据收集领域。
 
  特别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物联工业,就是工业生产与物联网融合。而物联网可以说是传感器应用大户,绝大部分数据采集工作都由装置了无线模块的传感器终端完成,工业领域也是如此。大量传感器构成工业生产信息采集第一通道,对自动化生产线进行全面监控,以此保障工业生产有预进行。
 
  总而言之,以小看大,未来工业自动化发展将与电子技术进步惜惜相关。实现本土电子部件高度国产化将有力推动中国自动化工业实现。
 
  2014年1月24日,国家质检总局公布了2013年LED照明产品质量国家监督专项抽查结果,21家LED企业生产的22批次LED产品不符合标准要求。其不合格项目涉及标志(安全)、电源端子骚扰电压、辐射电磁骚扰、互换性、外部接线和内部接线(外部接线截面积)、机械强度、耐热等。
 
  据悉,本次国家质检总局共抽查了北京、山西、辽宁、上海、江苏、浙江、福建、湖北、广东、四川10个省、直辖市82家企业生产的108批次LED照明产品,产品范围包括LED筒灯和普通照明用自镇流LED灯。此次抽查的主要依据GB7000.1-2007《灯具第1部分:一般要求与试验》和GB24906-2010《普通照明用50V以上自镇流LED灯安全要求》等标准要求,分别就结构、外部接线和内部接线、防触电保护、耐久性试验、耐热、耐火、标志、互换性、机械强度、电源端子骚扰电压、辐射电磁骚扰、谐波电流等项目进行了检验。其中,Mikia明凯照明、DELIXI、北光、和谐光电、Unilumin、PHILIPS、HOYOL等品牌产品上不合格名单。国家质检总局方面表示,针对本次抽查中发现的质量问题,质检总局已通报相关部门,并责成相关省(自治区、直辖市)质量技术监督部门,依据法律法规的规定,对抽查不合格产品及其生产企业进行处理。
 
  该消息一经传出,迅速引起业内外以及广大媒体的热炒。对此,记者也第一时间电话采访了多家企业代表。企业代表们纷纷表示,已经得知这一消息,并针对调查结果反映的情况正在展开详细调查,并进一步研究解决方案,做好下一步的安排。“据经销商透露,此次被抽检到的是我们公司多年前的库存产品,大家都了解LED技术发展的非常迅速,前几年的标准可能会与如今的标准要求有一定出入,不过针对此次抽查我们一定会加紧研究相应的解决方案,并进行妥善安排。”一位企业代表如是表示。
 
  据了解,此次被曝出的问题大多集中在互换性、外部接线和内部接线、标志(安全)、电源端子骚扰电压等方面。而在采访中,一些企业代表的声音则如出一辙,也曝出了自身的难处,“当前,LED标准太多太杂,而且非常混乱,对企业来讲,实在是不知该以哪些标准为依据,更要命的是检测机构的测试评价方法和标准都不统一,而且还存在很大差异,这就更让我们为难了。”
 
  对此,业内专家也表示,“这次抽检也从侧面反映出了整个行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如国家标准的缺失、检测认证体系不完善、市场混乱、产品质量参差不齐等都严重影响了行业的整体发展。加之LED的诸多特性不同于传统光源和灯具,在检测方法和评价标准上差异性特别大,而且标准检测认证体系建设工作相对滞后,这都使得各厂家产品光源、灯具组件存在较大差异化,相互之间不能兼容,影响产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也会损耗消费者的信心。”
 
 
更多>相关资讯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