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道奎对中国工业机器人的前景十分看好,他表示,这几年工业机器人的销售增长都在45%以上,未来中国市场将处于一个行业的爆发期。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点:其一,中国处于经济转型升级阶段,将来工厂自动化的程度会越来越高,而机器人的应用也将更加广泛;其二,机器人的工作效率高、柔性大,可满足多品种、小批量和产品需经常更新换代的现代柔性生产模式,同时还可以降低成本,是解决目前我国劳动力短缺和劳动力成本急剧上升的不二选择;其三,大批外企进入中国,同时也把国外高度自动化的生产模式带入中国。
基于这样的行业认知,新松十年来一直扎根于机器人的研发与制造,并逐渐打造出自己的特色。第一,不以低价,而是以合理的价格向市场推广机器人;第二,提供整套解决方案,具备机器人的综合配套以及集成能力,并能提供售前、售后的技术支持;第三,新松不是单一的机器人生产公司,而是拥有品种丰富的一系列产品。
在出口方面,新松也着力打造用户市场。目前新松已经有部分产品实现了出口,包括美国、加拿大、英国、韩国等世界13个国家。去年新松的出口总额为3000万美元。今年由于经济形势的下滑,预计出口会有所下降,将达到1000万~2000万美元。
新松目前市场布局的主要方针是做好国内,兼顾国际市场。曲道奎表示,新松将用3~4年的时间做好技术和产品储备工作,为将来的出口,以及国际合作打好基础。中国企业通过在海外收购,以及建立生产基地等方式开展合作,前期进展往往比较顺利和容易,但后期运作却比较困难。其原因主要是当地国的税法、政策比较复杂,人文环境也完全不同。如果将来新松具备条件,估计不会到国外直接建厂,而是倾向于寻找国外企业进行合作。控股、参股、并购等资本运作的方式,都在考虑之内。
对于行业企业未来的市场定位,曲道奎提出了“差异化”的建议。第一,生产经济型机器人。这类机器人功能齐全,性价比较高;第二,深入到一个具体行业,制造符合行业需求、具有特色的工业机器人;第三,做高端机器人;第四,做特种机器人。
对于行业的发展道路,曲道奎也做了深入思考。他建议行业要发展龙头、骨干企业,打造产业集群。同时建议国家制定有关产业的税收优惠政策,要让整个产业群体得到国家实质性的支持,并希望将以前项目应用型的支持,逐渐转变为对产业单位能力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