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佳士科技  irobot  工业机器人  机器人  ABB  机器人产业联盟  发那科  库卡  码垛机器人  机械手 

梁毓雄推动东莞市成为中国机器人科技教育名市

   日期:2013-01-07     来源:东莞时间网    作者:华文     评论:0    
标签:
 案 由:关于推动东莞市成为中国机器人科技教育名市的提案

  提 案 人:梁毓雄

  内 容:

背景与意义

1.“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建设学习型社会。”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

“全面搭建具有中国特色的青少年科技教育创新平台,推进青少年科技教育和素质教育发展,培养创新型人才,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要求。”

——国务院《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

2.“十一五”期间,我市实施“科技东莞”工程,践行“教育强市”方针,成效卓著,功在千秋。大量科普特色学校、科普教育基地的涌现,是市委、市府、市教育、科技主管单位对青少年科教工作切实关怀和深度重视的明证。在“十二五”期间新的形势下和机遇下,结合我市“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东莞、实现高水平崛起”的核心任务,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为主线,推进“智慧城市建设”,提升东莞市教育品质,在全市中小学广泛建立智能机器人探究实验室,打造有东莞特色的创新型人才孵化基地,以校本课程的切实开展模式,以真正普及教学的推广力度,必将推动东莞市逐步发展成为中国机器人科技教育名市,从而完成东莞树立南粤教育新标杆坚实的铺垫工作。

  办 法:

1.整合政府、学校、社会三方面相关资源,在东莞市中小学建立智能机器人探究实验室,通过校本课程的形式保障实施的延续性,利用科学、信息技术、综合实践课等一部分课时,由学校相关老师以教学班为单位,对学校部分年级的学生进行机器人进阶课程的教学。按照一年实验,第二至三年普及公办学校,第四至五年普及民办学校的规划逐步推进实验室建设具体工作。

2.实验室场所由学校现成教室或功能室略作改造提供;教具为中小学智能机器人创新设计能力测评教具系列;教程使用人教社出版的中小学《智能机器人创新设计教程》系列;师资由学校老师担任,由人教社、中国教育学会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专业委员会等机构专家学者对师资进行岗位职能培训。(教学内容:以小学为例,该教程将机器人结构、传动、驱动、检测、控制等知识循序渐进的通过学生参与每个实践活动逐一讲出,针对小学二至五年级学生的教学,教程自然延续进阶。约120个实验活动,满足6-8个学期的教学要求)

3.每学年除市级和各镇街教育主管部门对各校进行一次量化评估工作外;对于参与课程学习的优秀学生,学校可推荐其参与相关中小学机器人竞赛活动,中国教育学会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专业委员会等机构也将推荐他们参与全国智能机器人创新设计能力测评等考级活动。同时不定期举办校内外、省市级、国家级机器人竞赛、交流等成果展示活动,以此分步骤、分阶段推动东莞市成为中国机器人科技教育名市。

5.具体实施阶段安排,可分三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确立项目,实验试点。

2013年-2014年。目标:在5-10个镇街进行实验试点工作。

项目论证与确立;起草并确定实施细则;项目宣传;以街镇为单位组织培训师资,在各街镇遴选第一批中小学智能机器人探究实验室试点学校。从“常平模式”出发,探索确立结合镇街实际、行之有效的实验室建设、运行方案。

第二阶段:项目建设前期。

2014年-2016年。目标:覆盖学校共约150所。

完成由“试点”到“示范”的工作实施和成果总结,着手向全市普及推广本项目。到2015年底,全面覆盖市内所有公立中小学(含职业学校)。

第三阶段:项目建设中后期。

2016年-2018年。目标:覆盖学校共约300所。

在全市中小学全面建立智能机器人探究实验室。并形成经验课题向全国推广。完全实现东莞市成为中国机器人科技教育名市。

 
 
更多>相关资讯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