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佳士科技  irobot  工业机器人  机器人  ABB  机器人产业联盟  发那科  库卡  码垛机器人  机械手 

虚拟机器人开启“订制化生活”

   日期:2015-11-05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作者:WX     评论:0    
标签:

 
  在国内,虚拟机器人领域也吸引了从巨头到创业企业的多方关注。它们施展各自的平台优势,纷纷摩拳擦掌。
 
  百度发布“度秘”,尝试为用户提供个性化服务,如餐饮预订、电影票购买、宠物美容等服务都可以通过“度秘”完成。阿里巴巴通过支付宝平台“入驻”三个云客服机器人,24小时在线解答用户疑问,还可以教用户余额宝如何赚钱。腾讯也不甘落后,其微信人工智能机器人“小微”也将上线,可为用户进行图像处理、匹配交友信息等。
 
  一批诸如“悠悠小秘”“V助理”“助理来也”等基于互联网平台的虚拟机器人助手式功能和应用,不断涌现。
 
  为了满足用户从搜集信息到搜集服务的互联网需求,虚拟机器人正不断创新优化,不断提升个性化、深度化服务。而这样的服务,也会反过来影响甚至颠覆人们的生活方式。
 
  阿里巴巴支付宝“云客服”不仅能理解客户说话的上下文,还具备自我学习能力。负责该项目的李智灏说,为了让机器人学到最好的对话和问答策略,技术人员会通过用户满意度模型,过滤掉现实中一些服务质量欠佳的客服记录。同时,设计公式让机器人结合上下文自动去判断补充哪个词更合适。除了借助人工智能技术与用户交流对话,“V助理”等虚拟机器人应用还采用半人工方式,用人工客服补充回答。
 
  技术革新,正让虚拟机器人具备更多可能。在今年的国际计算语言学联合会年会上,中国中文信息学会理事长、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李生表示,机器人只是一个载体,其背后体现的是服务能力和技术实力。
 
  从精准服务到场景拓展
 
  瞄准下一个发力点
 
  当然,客观而言,虚拟机器人才刚刚起步。
 
  “搜索精度差,提供的结果跟预先设想的相差十万八千里”;“服务反应慢,发出指令后等待很久也不回复”;“服务场景还很局限,能干的事儿不多”;“无法解答时,总显示无法收集信息”……在实际具体的服务中,虚拟机器人暴露出不少尴尬,引发用户吐槽。
 
  不管Siri还是“小冰”,都还停留在“聊天工具”“卖萌工具”的阶段;“度秘”“云客服”等,也还处于摸索服务中。
 
  就目前来说,不少虚拟机器人技术尚在研发,还未拥有发达的类人“大脑”和“神经系统”。李生举了两个例子:“别人对你说‘你可真行’,那么他是在夸奖你,还是在责怪你?这需要基于特定的语境才能分析出来;反过来,一种意思也会有多种表达方式,比如说‘我饿了’和‘我的肚子咕咕叫了’字面表达虽不同,意思却一致。”
 
  除了技术因素的考量,虚拟机器人的发力点还该落在哪里?
 
  有业内人士认为,打开虚拟机器人发展的新路径,场景拓展势在必行。虚拟机器人应广泛接入出行、旅游、医疗等各类服务,覆盖与人们密切相关的方方面面。提供的生活服务场景越多,才能越“懂用户”。
 
  腾讯微信工程师认为,真正的机器人应该为用户提供更高的价值,实现商业的闭环。对“小微”来说,将用户交流和微信支付串联起来,平滑接入微信公众号以及钱包、打车、购物等各种生活服务,带来了完整的微信内O2O闭环生态体系。
 
  在这样的趋势下,提供精准服务,构建生活场景入口,或许会成为互联网巨头们争先发展的方向。相信未来世界的精彩,将会加速融入人们的现实生活。
 
 
更多>相关资讯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