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佳士科技  irobot  工业机器人  机器人  ABB  机器人产业联盟  发那科  库卡  码垛机器人  机械手 

"互联网+"博览会技术盛宴:在这里看见未来工业场景

   日期:2015-09-14     来源:南方日报    作者:zrp     评论:0    
标签:
  多个机器人主题论坛上演,国内外前沿学者讲述人工智能未来

  拥有“学习能力”,越学越聪明
 
  ■焦点
 
  机器人会取代人类么?未来机器人将会是怎样的?在本届“互联网+”博览会上,围绕时下热门的机器人话题,来自国内外的多名专家学者展开研讨,并描绘未来机器人的发展新图景,其中人机交互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将让机器人拥有“学习能力”,并可以“越学越聪明”。
 
  人机交互  根据人类面部表情变化提供相应服务
 
  更加智能和交互是未来服务机器人的一大趋势。在10日以“服务机器人能够帮我们做什么”为主题的机器人分论坛上,哈尔滨工业大学机器人研究所副所长、教授李瑞峰分别以“视觉交互、行动交互、语音交互”讲述了机器人的未来图景。
 
  李瑞峰说,人与人交流过程中,情绪往往从面部表情中流露。在未来时代,机器人将根据人的面部表情判断情绪状况,从而提供相应的服务,这是视觉人机交互的新构想。机器人通过视觉传感器对各类表情进行识别,一颦一笑甚至一瞪眼,机器人都将“尽收眼底”,经过复合识别综合判断,来为人们提供更适合情绪的服务。
 
  除了表情判断,未来机器人还可通过对人们手势、姿态的观察,判断人的指令或状况。在未来智能家庭中,机器人可以对家中老人进行实时监测,并根据老人行动的轨迹进行图像建模,形成模式识别,一旦老人出现突然摔倒等异常情况,机器人通过图像提取与特征分类,迅速判断老人状况,进而联动发出相应的求救措施。目前该技术可以对10种肢体动作进行识别,识别率达80%—90%,“但跑和跳等区别细微的行动,还需进一步提升识别率。”
 
  在李瑞峰的描述中,而语音交互更将成为家庭服务机器人的“标配”,机器人可通过云平台、云计算对声音沟通讯号提取、分析、判断,最后做出相应指令。“如果说话声音微弱、有口音,机器人还能准确判断吗?”李瑞峰教授提到,针对这一问题,目前科技界正研发出一些辅助设备,供人们“穿戴”之后发出指令,然后让机器人完成各种任务。
 
  人工智能  可通过观察学习模仿人类动作
 
  “未来的机器人能观察,更最重要的是从观察中学习,习得新技能,并且做得越来越好。”在11日以“如何让机器人更好地为人类服务”为主题的机器人论坛上,慕尼黑工业大学认知系统研究所创始人及所长Prof. Gorden Cheng则讲述了机器人的另一种新图景:人工智能。
 
  Prof. Gorden Cheng说,未来社会中,人们将会把人的学习功能转化到机器人上。比如运动员打兵乓球,机器人将会通过观察乒乓球怎么运动,运动员怎么接球,一点点学习如何做这些动作。它是一个非常动态的机器人,观察模仿过程中还需要不断练习,练习才会越做越好,熟能生巧,一般一个工程至少要一年半才能学会。而这些程序并不是预先设定的,是抽取机器人的学习程序,让他不断演进的结果。
 
  Prof. Gorden Cheng提到,在医疗行业的未来场景中,装载皮肤传感器的机器人背着脊柱受伤的人行走期间,通过对伤者体征情况搜集,探测伤者状态,以及出现这种状态的原因。若下半身失去知觉的病人穿戴配有皮肤传感器的机器人,机器人通过学习和练习,培养出碰到地上的感觉,传输观感信号,让病人感觉自己在走路。
 
  上述观点也在现场获得了比利时AMS集团总裁Johan Potargent的认同。他说,同时提出,未来的医疗看护极有可能由机器人代劳。机器人会来到老年人的床前服务,监测老人身体状况,到了就餐时间把老年人带到餐厅,老人生病时提供护理服务。
 
  不仅如此,学习型机器人同样可以应用在游戏行业。Johan Potargent介绍,欧洲正在建一个系统,玩家头上戴一种设备来控制相联的机器人,传感技术能让玩家感觉如同在空中飞翔。
 
  家电制造从业者李学林:

  智能家居生活场景

  超出想象

  ■反响
 
  用APP即可远程遥控家中电器,能在睡眠时进行身体数据监测的床垫,未来这些即将在家庭中出现的场景让从事家电制造的李学林觉得很兴奋,“智慧家居的‘智慧’之处,是用产品把服务商与用户连接起来,产品反馈的数据得到分析,进而帮助用户解决生活问题,提升生活品质。”李学林说出了自己对智能家居的理解,他觉得现场很多展品已经很成熟,“超出了我原有的想象。”
 
  大学毕业生邝林涛:

  物联网技术落地

  让生产智能化
 
  刚毕业参加工作的邝林涛和同伴站在南方数据科学研究院的物联网应用综合实训平台前观察了很长一段时间,生产线各环节间的数据打通场景让他觉得很新奇,“我是学机械的,物联网应用理论以前在学校就大概了解过,但还没看过真正的应用。”邝林涛说这次就是想来了解些前沿的科技技术,一路参观过来,“现场的科技都很新颖,没想到生产已经能做到这样智能化。”
 
  手握一部手机尽享智能新生活

  多款新产品展示未来生活新图景

  ■延伸
 
  手握一部手机,安装家居服务软件,你就能远程控制家居生活,享受互联网提供的家居服务,可以感受到的是,“互联网+”已经进入市民日常生活的每个细节。
 
  “小智”会按需采购食材
 
  或许你没有时间逛超市买菜,也不是一个烹饪好手,但手机里只要下载了由阿里巴巴开发的“阿里小智”软件,问题也许就能迎刃而解。“阿里小智”是一款家居生活智能软件,它能通过无线网络,实现手机控制家中电器的功能。
 
  “小智”功能强大,它的“脑袋”装满了成千上万款,由美食爱好者或厨电厂家提供的菜谱。单身白领罗红是个手机控,也是个大忙人。工作日,她常常会在下班前点击“小智”,选择今晚要使用的厨电,如微波炉或烤箱或电饭煲等,接着界面会出现相应的菜式。这次,她选择了用微波炉烤蒜蓉鸡翅,之后点击“一键采购”,付款后就可让工作人员送货上门。
 
  下班时候,城市交通繁忙,为了节省路上时间,罗红喜欢打开“智能出行”手机软件,让它指挥行走路线。这是一款由佛山市三水好帮手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的手机应用,它具有导航、干预路线等功能,还能提前为用户寻找停车位,保证最优的行车和停车体验。
 
  智能服务机器人可与主人“聊天”
 
  “稍等2分钟,我马上就到了。”罗红家中安装的“互联网+门禁”产品,刚电联通知她,“小智”指派的工作人员已经把食材送到家了。
 
  生产门禁产品公司的工作人员冯伟成介绍说,该产品可通过无线网络、云服务器与小区管理员及业主的移动电话连接。除了普通的对讲、开门功能,产品还能实现小区信息传达、自动拍摄访客,将数据存放于云端等功能。
 
  罗红简单处理食材后,便把它们放进微波炉。之后点击“小智”上的“一键启动”键,微波炉便根据食谱设定的最佳烹饪方式开始工作。
 
  经过一天的忙碌工作,罗红此时只想静静地躺在沙发上听歌聊聊微信。“帮我打开电视。”她用语音控制一台从台湾购置的智能服务机器人。机器人收到指令后,走到电视前,待“双眼”从白光转到红光,连接电视的红外线接口,便完成启动。
 
  此时,机器人脚上的“扫帚”也同步工作,开始清扫地板。“你的晚餐已经完成,请开始用餐。”半小时后,“小智”主动通知了她。
 
 
更多>相关资讯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