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高富帅”
“高”:争当广东科技创新“排头兵”
科技型企业、大型孵化器、粤桂黔高铁经济合作示范区、中德工业服务区……围绕“提升企业自主创新的主体地位,建设一批高水平产业创新平台,打造一批高科技产业创新基地”,佛山近年来重金投入科技创新,自建创新平台渐成气候。
目前,佛山全市共拥有1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4个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8个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培养单位以及一大批创新园区。佛山市科技创新载体不断增加增强,佛山已引进院士、“千人计划”入选者等国内外高端人才30余人,为佛山发展做智力支撑。
在6月底召开的佛山人才工作领导小组会议上,刘悦伦说,要打造本土人才培养平台,瞄准智能制造、控制科学、光学工程等领域,将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建设成为国内知名、华南地区有重要影响的一流工科大学。7月7日,刘悦伦主持召开推进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创建省一流工科大学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专题研究推进重点任务分解落实事宜。
佛山为推动科技创新,还逐步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如设立科技型中小企业信贷风险补偿资金。佛山市将继续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除了稳步推进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还在加快申报珠三角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争当广东科技创新“排头兵”。
“富”:打造现代金融产业后援基地
佛山曾提出“新金融”战略,将以金融引领佛山产业转型,近年也打造了佛山民间金融街、广东金融高新区股权交易中心等一批重大金融平台。佛山市南海区还获批建设广东省首个“金融·科技·产业融合创新综合试验区”。
广东金融高新区定位于“辐射亚太地区的现代金融产业后援服务基地”及“产业金融中心”,2015年上半年新引进项目21个,投资约10亿元;累计吸引237个国内外知名金融企业和项目进驻,总投资额超过518亿元,项目则涵盖银行、保险、证券、服务外包、私募创投、融资租赁等金融业态。
同时,佛山在互联网金融领域也已有较好的基础,现有欧浦钢网、沃银科技、易联支付、怡人信息、人安科技等一批扎根佛山本土的互联网金融机构。目前,佛山市金融局正在起草“互联网+金融行动计划”。
“帅”:“互联网+”精彩纷呈
近年来,阿里巴巴、京东、慧聪网、小米等知名互联网企业,纷纷进驻佛山或与佛山制造业开展战略合作,强强联合。此外,维尚家具、金兰集团等一大批佛山本土企业在互联网与制造业的融合上取得突出成效。佛山传统制造业正不断深化与互联网企业的结合,实现融合发展、比翼双飞。
佛山将在今年9月举办首个全国性的“互联网+”博览会。根据计划,首届博览会将在佛山新城中欧服务中心举办,以智能制造为核心主题,引导互联网与产业、商贸、金融、社会管理等领域深度融合,推进“互联网+”的创新应用,为全省乃至全国各城市提供“互联网+”创新应用实践经验。
专家访谈
“佛山要做广东转型升级的标杆”
——专访广东省社科院区域与企业竞争力研究中心主任丁力
广东省社科院区域与企业竞争力研究中心主任丁力教授,2002年初任职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后,十年间走遍东莞、佛山所有镇街,对佛山的产业转型升级,保持持续的关注与深入研究。近日,他在接受羊城晚报记者采访时重申,“佛山要做广东转型升级的标杆”。
羊城晚报:就您的观察,佛山产业以前有什么特点?
丁力:一镇一业,专业镇是佛山产业布局最大特色,但基本上都是传统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跟东莞不一样的是,佛山是本地企业、草根企业为主。不过,东莞、佛山都是外向型经济,东莞是外资外向型,佛山则是内资外向型。
羊城晚报:您曾说佛山要做广东转型升级的标杆,这是基于怎样的观察?
丁力:东莞模式就是招商引资实现工业化,这种模式最致命的问题,核心技术和市场都掌握在人家手上,转型升级面对的挑战和难度会更大。相对来说,佛山会好一些,因为它是以本地企业为主。另外,作为地级市来讲,除去深圳、广州,佛山工业化的规模、水平、能力在全省都是名列前茅的。因而广东转型升级主要看佛山,因为它相对容易一些。
羊城晚报:您现在还认为佛山要做转型升级的标杆吗?
丁力:是的。我有一个观点就是,过去三十年广东发展,主要看珠江口东岸,未来三十年,主要看珠江口西岸。
羊城晚报:佛山转型升级的核心应该是什么?
丁力:我认为转型升级的核心,不是产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的核心,就是从现在的“汗水型”经济迈向“智慧型”经济,就是由苦力经济变成脑力经济,靠脑袋挣钱。换句话说,就是从资源消耗型、环境污染型经济,变成创新驱动型经济。所以,最关键是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
羊城晚报:提高企业创新能力的着力点是什么?
丁力:我们要创新,就应该打造一个以人为本的营商环境,让每个人都有积极性和动力去创新。佛山可以学习日本,第一步是模仿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这可以解决在低成本的情况下,也可以不断改进产品质量;第二步是模块化创新,实现创新的分工合作,形成创新型专业镇;第三步是自主创新,又叫主导型创新。
羊城晚报:省里提出要打造2万亿级的珠江西岸先进装备制造业产业带,其中佛山在规划中占据半壁江山,您认为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业对佛山意味着什么?
丁力:先进装备制造业,从工业化维度来讲,是智能化之前工业化的最高成果。谁能搞装备制造业,代表着它走到了前三次工业革命的最高端。先进装备制造业把过去的电子机械,以及后来重化工业,都集于一身了。谁都知道装备制造业,不是个坏东西。问题是要量力而行,循序渐进。
【数说创新】
数说1
GDP与工业总产值稳步增长(单位:亿元)
2012年 2013年 2014年
地区生产总值 6709.02 7010.17 7603.28
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 14671.93 17157.64 18810
数说2
产业结构占比不断优化(单位:%)
2012年 2013年 2014年
第二产业 62.5 61.9 61.6
第三产业 35.6 36.1 36.5
数说3
先进制造业越来越强(单位:亿元)
2012年 2013年 2014年
先进制造业 5293.9 6147.6 6782.94
—装备制造业 3857.41 4536.46 5168.26
高技术制造业 917.96 1079.52 1303.12
数说4
专利:
2014年佛山共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两项,省27项,专利申请总量和授权总量由2012年的22603件和16353件,提高到2014年的29701件和21707件,分别增长了31.4%和32.7%。
数说5
高新技术企业:
佛山高新技术企业从2011年的500家增加至2014年的618家,总数排广东省第四位,仅次于深圳、广州和东莞。
其中,产值超亿元的有317家,超5亿元的有115家。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由5.9%增长到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