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一个新领域的开拓最初都是由基础学科的进展发展而来的,人工智能语义识别基于语言学和算法的研究门槛比较高,而一旦跨过这个门槛,后续迎来的就是这种软件在手机APP中的广泛应用。HTC的手机、海尔的智能家居、中国电信都成为了公司的客户。

这个描述其实并不是很精确,在图灵机器人创始人俞志晨的理解中,30%这个比例还是有些偏低的,“图灵机器人”是这家名为光年无限科技有限公司产品的名字。通过聊天我们知道,在目前市场上语义理解和人工智能领域中可以做到让10岁以下儿童认为和机器人的交流中有30%以上的问题是人类回答的。
在前景一片大好时俞志晨有开拓了到机器人领域,这就是我们今天看到的,具有人形外观的实体机器人。这个40cm多的机器人的造价就有10万多元,比一辆普通家用汽车还要贵。从软件到硬件的进化又是一个门槛,俞志晨相信未来5-10年,我们不但在人工智能上有大幅度的发展,就连一些现在需要大量人力完成的工作都将在10-20年内被机器人取代。
当前这个机器人可以和人交谈,跳舞,听从命令移动,看上去并不高级,但这就像2010年我们从软件市场下载到的APP,好像并没有什么实质功能,但如今我们的手机中可以没有游戏,但微信、地图、拍照、浏览网页、支付、买票、吃喝玩乐、答疑解惑全都依赖于手机。俞志晨也相信在今后,图灵机器人也能完成各种复杂的工作,比如陪伴儿童或老年人,完成一些家务。
智能机器人除了包括人形外观的,广义上说,当今的无人飞机就是会飞的智能机器人,今后的智能汽车也属此类,今后生活中机器人的应用之广不会亚于我们目前使用手机的流行度。这时我们想起比尔盖茨在不久前的一次聊天访谈,他非常看好智能机器人,而且相信机器人在短期内(几十年)不存在对人的危害。

这个描述其实并不是很精确,在图灵机器人创始人俞志晨的理解中,30%这个比例还是有些偏低的,“图灵机器人”是这家名为光年无限科技有限公司产品的名字。通过聊天我们知道,在目前市场上语义理解和人工智能领域中可以做到让10岁以下儿童认为和机器人的交流中有30%以上的问题是人类回答的。
如果关于人工智能何去何从这个话题继续展开,难免会成为一个科幻小说的脚本,但对于图灵机器人、对于俞志晨团队来说一切都要做到领先,这些科幻的情节固然吸引人,但从人工智能这种偏软件的研究转向智能机器人这种软硬兼有的领域,仍然需要脚踏实地做好每个步骤。俞志晨也希望自己的团队今后可以成为国内,乃至世界顶级的智能机器人公司,像苹果一样改变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