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种精神被他近期的更多项目传承了下来,比如说Kids Ruby,一个能够帮助小孩学会使用流行的Rudy编程语言来写代码的教育软件。
是埃文斯对Ruby社区的参与感让他启动了Hybrid Group的三个框架中的第一个,Artoo。Artoo能够让人们利用Ruby给机器人和其他的设备编写代码。
依靠其他面向网络的Ruby框架,比如Ruby on Rails和Sinatra,埃文斯开始着手创造一个能够跨设备工作的平台。Artoo和这家公司的其他框架的一大优势是如果你从比如说Arduino这样的平台开始建设你的小设备,但随后决定升级到更有力的平台,比如说Spark或者Tessel,你能够很大程度上重复利用同样的代码。
最初埃文斯仅仅想构建一个框架,但他很快就萌生了构建更多框架的想法。“我们本以为我们要在Ruby的世界里大干一场”,埃文斯说,“但我们发现使用JavaScript的人比使用Ruby的人要更感兴趣”。
于是他们开始把Artoo移植到JavaScript平台,创造了一个名叫Gobot的框架。这个框架完完全全基于谷歌的Go语言完成。
所有的这些框架都是开源免费的,这让人开始质疑Hybrid Group该怎么从中盈利。这家公司已经从它的咨询服务上赚到了钱,同时他们还要建立一个能够托管基于他们框架开发的软件的云服务。但他想要让根本的技术保持免费,以便让尽可能多的人能够利用它们。
“我们想让人们能够控制他们自己的设备,就像他们已经发布了他们自己的网页和博客的那样”,埃文斯说,“我们想要人们利用技术接管自己的环境”。
极客就是酷
考虑到现在自己写程序的人的数量是那么稀少,这句话看起来可能有点牵强。但是在互联网时代的早期,有着自己的个人主页的人也很不常见。然而现在,多亏了Facebook那样的网站,我们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网页,而我们中的很多人每天都要更新几次。
当然,在现在看来写一条状态发到Facebook上和写代码给一个机器人编程还是有着很大的区别的,尽管写那些代码变得越来越简单。为了让它的门槛变得更低,埃文斯和他们的团队还在着手制作一个使用谷歌Blockly的Cylon版本。Blockly被设计来帮助孩子们在不用写代码的情况下编程。
“它完全就只是拖放的操作,但在界面背后它仍然是Cylon,所以你能够得到和真正的代码一样的好处”,他解释说。
与此同时,正在学习编程的人数比以往都要多。未来的新一代很可能更少出现代码“文盲”,而且他们可能不会像我们今天这样仅仅满足于购买一个产品而且按照它的发明者期盼的那样使用它。
“极客又一次变得酷起来了”,埃文斯说,“等等…极客好像从来没有酷过。有史以来,极客第一次酷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