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佳士科技  irobot  工业机器人  机器人  ABB  机器人产业联盟  发那科  库卡  码垛机器人  机械手 

中国工业机器人应用盘点 预测未来趋势乐观

   日期:2015-06-18     来源:电子产品世界    作者:OCY     评论:0    
标签:

  未来中国工业机器人产业及应用前景较为乐观。短期来看,由于中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大方针不断被落实,工业机器人的安装量将保持一个稳定的增长,并借助其在汽车领域中的良好应用逐步拓展到其他行业。预计2015年中国工业机器人产量将增长到15140台,增速为25.6%,2017年产量预计达到23620台,复合增长率在25.2%左右。从区域结构变化趋势来看,预计2015-2017年,华东与华南区域应用工业机器人数量仍占据较高比例,而东北、华北区域在各地方政府的逐渐重视下,应用数量占比将逐渐增高。从行业结构变化趋势来看,预计2015-2017年,汽车、电子工业仍是国内工业机器人的主要应用领域,工业机器人在军工、航空制造、食品工业、医药设备等领域的占比将增加。
 
  既然机器换人这一趋势必将到来,那么我们面对的问题是需要多长时间才可以实现?当前世界的技术革新、资本流动、经营模式等方方面面日新月异,在这样一个个别创业者或新技术就可以改变整个世界的时代,面对工业这样一个各种影响因素作用下极端复杂的大系统,对工业机器人普及时间做预测将变得十分困难。但我们可以尝试将世界工业机器人强国发展历程做一个分析和总结,并考虑我国实际情况与其他国家的优势与不足,立足当前发展速度对我国全面采用工业机器人的时间进行粗略测算。
 
  机器人密度是评价一个国家工业机器人普及率和自动化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目前国际机器人联合会(IFR)发布数据称2017年中国工厂使用的机器人数量将超过任何其它国家,但在机器人密度方面却远远落后于其他工业化程度更深的国家。在中国制造行业中,每万名工人仅对应30台机器人,而韩国、日本、德国和美国在这一领域的数字为437台、323台、282台和152台。
 
  上世纪60年代,美国首先研制成功第一台工业机器人,也是劳动力成本不断提高催生出的产物,机器人首先用在发展很快的汽车工业上。美国工业机器人发展算是一个自由市场经济条件下自然生长的过程,相较于日韩等国,政府影响较小,当前机器人密度低于日韩和德国。日本在战后也面临劳动力缺乏和劳动力成本高的问题,迅速引进技术。同时政府出台扶持政策,工业机器人产业很快就发展起来。对机器人制造商,日本政府给补贴,以减少制造机器人的风险,因此刺激了工厂的积极性。用户购买和使用机器人也会得到政府补贴,用的越多获得的补贴越多。促使日本已成为当前世界上生产和使用工业机器人最多的国家。韩国工业机器人产业起步较晚,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大力发展工业机器人技术,在政府的资助和引导下,由现代重工集团牵头,到20世纪90年代末用了10年的时间形成自己的工业机器人体系,目前韩国近几年来已跻身机器人强国之列,其机器人的生产能力仅次于日本、美国和德国,排名世界第4名,且其机器人密度已达到世界最高水平,例如韩国的汽车工业大量应用本国的机器人。
 
  再看中国的情况,中国政府对于工业机器人的各项扶持政策并不亚于当年的日本和韩国,且本土企业几经拥有了一定积累,并已获得了25%的市场份额,尽管还存在应用成本高等问题,但中国工业机器人安装量成倍增长已成定势,预计3-4年内中国机器人应用规模将高居全球第一,10年之内机器人密度即每1万名工人的机器人数将超过500台。若当前中国经济和政策方向不变,全球各外部因素不出现大幅波动,预计中国最快在2030年工业机器人在各相关行业内提供的生产力全面超过产业工人,机器替代人的大趋势最快在15-20年后就将到来。
 «上一页   1   2   …   3   4   下一页»   
 
 
更多>相关资讯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机器人赋能产业,智赢未来!2019年第九届中国国际机器人高峰论坛即将召开! 机器人也会创造 英国举办机器人艺术作品展
2018年中国智慧机场行业现状与发展前景预测 智能工厂全面解读!
艾猫早教机器人亮相2017深圳服博展领导智能科技新生活 360智能硬件助力美国机器人竞赛首次登陆中国电视荧幕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