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佳士科技  irobot  工业机器人  机器人  ABB  机器人产业联盟  发那科  库卡  码垛机器人  机械手 

“机器人”时代如何影响我们就业?

   日期:2013-05-30     来源:浙商网    作者:lindazhao     评论:0    
标签: 机器人

  人口成本上升,导致企业成本增加,利润减少,机器人任劳任怨、性价比高的优点便显现了出来。
 
  “一台机器人的效率可超过6个工人,而且能保证准确无误。”机器人“巨头”库卡公司负责人说,焊接工序三班倒按6个人计算,每个人年薪5万元,6人每年的总支出就接近30万元。如果在这个工序上使用机器人,只需要一台就行了。

  数据显示:工业企业对普工的需求增长正在放缓
 
  浙江省经信委今年对浙江千余家工业企业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虽然仍有54.6%的被调查企业存在不同程度用工缺口,但比起去年同期的80%,已是明显缓解。浙江企业对普工的需求增长正在放缓。
 
  在用工需求增长放慢的同时,今年以来,浙江工业反而呈现生产和效益加快回升的良好势头,1至2月,全省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7%,增幅较上年同期回升4.8个百分点;利润总额为335.0亿元,同比增长20.4%。
 
  一慢一快的背后,折射出的是在人口红利日趋微薄的情况下浙江工业企业推进“机器换人”的明显成效。
 
  大型数据与软件已开始代替白领的工作
 
  人工智能如此发达,导致工人正在被加速取代——不仅是汽车生产流水线上的机器人,大型数据与软件已开始从事白领的工作。
 
  几十年来,机器人技术与非机器人技术都在取代人类的工作。自动取款机、机场的自动售货机以及简便的办公软件代替了大量出纳员、服务员和办公助理,而且比人工更加出色。【详细】
 
  200年前,70%的美国劳力在农场工作。现在,自动化技术抢走了99%的工作,机器取代了他们(和他们的农用畜力)。
 
  以美国叙述科学公司的一款软件为例:这种软件可以根据比赛情况撰写体育赛事新闻,或者根据网络上点点滴滴的文字通报公司股票每天的表现。任何文书工作都可以由机器人胜任,包括医学领域的许多工作。任何有关海量信息处理的死板日常工作都可以自动化。无论你是医生、律师,还是建筑师、记者,甚至是程序员也一样:机器人革命是大势所趋。

  市场对技能人才的需求将越来越迫切
 
  “恰恰相反,机器人或者说高度机械化的出现本身是迫于人才缺口巨大的压力,市场对技能人才的需求将越来越迫切,尤其是正处于结构升级的制造业。”前程无忧首席人力资源专家冯丽娟说。
 
  技能人才,又被市场亲切地称为“蓝领”。业内用“狼吞虎咽”来形容市场对这类人才的需求。但这点,并没有引起外界足够的注意。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统计数据,中职生的就业率确实高于普通高校毕业生过去多年的平均就业率:2009年、2010年、2011年分别为87%、90.7%、90.6%。
 
  “新脑体倒挂时代”来临
 
  “做导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观念固然不对,但是,随便多上三四年学,就可以尽享所有的“好处”:职业声望高、工作环境舒适、收入高、福利好等;而越苦越累的工作,报酬也会越低,福利就越少,这种“赢者通吃”的观念可能要转变了。
 
  “蓝领高薪、白领低薪”,全世界都如此。尤其是在许多发达国家,体力劳动者的地位并不比脑力劳动者低。不久的将来,中国也将如此。

  数据:七成以上机器人是“洋人”
 
  目前国内从事机器人制造的企业超过60多家,然而其生产能力、生产水平严重受限于基础零部件、核心部件制造的缺乏。导致60多家企业的全国市场份额不到30%,剩余70%的市场被海外4家龙头企业占领,国内企业的生存空间令人堪忧。
 
  截至目前,工业机器人行业四大巨头瑞士abb、日本发那科及安川电机、德国库卡都在中国设立了分公司及合资公司,四大企业已占国内市场比重高达70%左右。
 

  2014年我国将成最大工业机器人市场
 
  数据显示,我国机器人需求增速将继续保持世界之最。预计2014年我国需求量将达到32000台,成为全球最大的机器人需求国。但是,我国至今还没有出台国有机器人产品标准,目前暂时使用海外4家巨头的产品标准。这完全放任了海外企业在国内市场的扩张生产计划。
 
  然而,中国市场虽大,但中国机器人制造企业目前却只能当作看客。
 
 
更多>相关资讯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