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镇餐厅冷落,客不满百人,引入送餐机器人后每日营收破万,老板笑谈赚钱舒服!
羊城晚报讯 记者黄汉城,实习生王克光报道:近日在云浮市新兴县,一家位置偏僻的餐厅苦于招工难,引进机器人服务员代替人工,单天营业额破万元,每年可节省5万元人力成本。
“帅哥美女,我在工作,请让一下。”每当这句提示语在云浮市新兴县得×渔港响起,老板黄寿全就感到哭笑不得,“又有调皮小孩在故意挡路了”。
“让路请求”的发出者是一台机器人服务员。在送菜的过程中,如果有顾客挡住路,机器人服务员会发出“借路”的提示语。与此同时,机器人服务员脑袋上的LED显示屏会闪烁着心形、箭头等不同图案,场面令人捧腹。
黄寿全说,之所以引进机器人,是因为餐厅远离县城,员工难以寻找,招工难,就想用机器人服务员代替人工劳动力。“餐厅机器人根据功能分多种类型,比如送餐机器人、迎宾机器人、点餐机器人等。我们这里的机器人服务员主要承担送餐功能,单台价格高达六万元,总共引进两台。”
至于机器人服务员的工作原理,说来也不复杂。“机器人服务员首先在取菜窗口等候,然后会有工作人员把做好的菜放进托盘。餐厅地板上铺设有特制的电磁感应运动轨道,只要工作人员启动工作程序,机器人服务员就会按照预设路线,把菜送到对应的餐桌。” 黄寿全介绍道。
到达餐桌边后,机器人会对顾客发出“取菜请求”:“××号的客人,您点的菜已经送到,请取下用餐,谢谢。”随后,机器人会自动识别餐盘是否已被取走,再自觉摆正身子,留下一句“请慢用”,沿着原先的轨迹返回取菜窗口待命。
据黄寿全介绍,9月底开业至今,该餐厅每天接待的顾客多达300人,单日营业额更是突破一万元。大家普遍反馈,就餐是为了体验机器人服务员送餐的新鲜感。
在黄寿全看来,机器人服务员不仅能招揽客人,还能节约用工成本。“2台机器人12万元,使用寿命6年,平均每年消耗2万元。按照本地工资水平雇佣一名劳力,需要每年花费3万元。2台机器人相当于3个劳力,扣除保养费和电费,也就意味着每年可以节省5万元成本。”
苏州一米机器人,专注餐饮自主研发生产,一机多用,可送餐、迎宾、收盘等多种功能,首开机器人租赁先河,倒逼企业做好产品和服务。灵活合作,每月只需1666元/台。
餐厅机器人,不是替代服务员,而是把餐厅内一部分简单、枯燥、跑来跑去特别辛苦的活交给机器人去做,这样服务员则有更好的心情为客人提供优质的服务。人机配合,降低成本同时,也让顾客有一个良好的用餐体验,给餐厅带来口碑效应。
目前一米已于多家连锁餐饮企业达成长期合作,愿更多的餐厅都能享受到科技带来的红利!
详情请咨询:18551589632(同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