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8日,全球顶级机器人盛会——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WRC)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北人亦创国际会展中心正式启幕。WRC世界机器人大会作为全球机器人领域的顶级盛会,始终是汇聚智慧、碰撞思想、引领潮流的重要平台。京东集团作为大会独家“全球战略合作伙伴”,秉持“技术为本 开放共赢”的理念,积极在具身智能领域深耕布局。
8月8日下午,由京东集团主办的“链动未来”机器人产业主题活动在京举行,活动聚焦机器人产业商业化发展,共同探讨具身智能领域发展路径。睿尔曼公司创始人CEO郑随兵(Eric)受邀出席本次论坛,并发表主题为《机器人的“终局”世界》,深度剖析了机器人规模化融入生活的关键瓶颈及创新解决方案。
展会同期,郑随兵(Eric)受邀出席由云启资本与 SEE Fund 无限基金将联合主办的专题交流活动《具身智能 未来已来:创投·创新·创造》圆桌论坛环节。同时,睿尔曼公司合伙人李森受邀出席“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具身智能产融生态合作交流活动”,在圆桌论坛环节与行业代表共同探讨“具身智能机器人训练场的中国方案”。
机器人落地遇三大瓶颈,睿尔曼给出解法
回顾历史,2010年美国NASA发射双臂机器人上太空,提出“与人与环境安全”概念,即机器人对宇航员和宇航舱不能造成任何损害,这为机器人发展奠定了安全理念基础。当下,机器人走入各行业成为趋势,但服务机器人却未能真正融入生活。
在郑随兵看来,机器人走入生活长期面临三大核心瓶颈:操作能力、泛化能力与成本控制。传统机械臂笨重昂贵,服务机器人功能单一,关键在于缺乏像人一样适应复杂环境并灵活操作的能力。同时,早期解决方案部署周期长(动辄数月)、场景适应性差(换个地方就不行),加上高昂的成本严重阻碍规模化应用。
睿尔曼的初心就是让机器人走入千行百业、千家万户。从 “一体化关节的超轻量”,延展至 “机械臂的超轻量”,最终实现 “机器人本体的超轻量”。睿尔曼超轻量仿人机械臂可以做到长短、粗细、灵活度、操作能力都能达到一个成年男性的水平,真正可以做到“能干活”。
“睿尔曼的机械臂设计对标人类手臂,兼具灵活性与力量——单臂伸直负载5公斤,最大负载可达9公斤,运动速度高达3.6米/秒,能完成开关冰箱门、操作洗衣机门等真实生活任务。人能干的事,它都能干,这就是睿尔曼产品最大的优势。”郑随兵表示,睿尔曼通过在”超轻量仿人技术“上的创新,将整臂待机功耗降至18.7W,并大幅降低制造成本,使高性能机械臂具备普及基础。
睿尔曼始终关注产品的稳定性和耐用性,这也是睿尔曼产品在海外市场取得高占有率的重要原因,在产品可靠性上,从原有的3万小时MTBF无故障运行时间升级为5万小时,并配合该指标达成了CR L3级别认证另一同级别可靠性耐久3万小时指标,与德国TUV南德合作实施合规检测取得一体化关节模组ROHS、Reach合规认证。
具身智能落地从“真机数据”开始
在郑随兵看来,要想实现让机器人走入生活,在解决操作能力和成本后,实现规模化应用以获取真实数据才能快速推动行业发展。“泛化能力依赖海量‘真机数据’,而非仿真或小规模试验场。 缺乏真实应用场景产生的数据,是制约智能发展的根本瓶颈。”
郑随兵表示,机器人走入生活的第一步,应是在“无智能”或“弱智能”阶段,凭借可靠的操作能力和可接受的成本在千行百业中实现规模化应用。大规模部署产生源源不断的真实场景数据,才能有效训练和提升模型,形成“应用-数据-智能-应用”的正循环。
“产品的核心在于产生实际应用价值,数据的最终来源也必须依赖于海量有价值的应用场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自然产生。只有在产品真正被使用并带来效益的前提下,数据的采集和模型的迭代才有意义。”据郑随兵介绍,此次睿尔曼带来的新品“RealBOT具身开源平台”专为机器人高质量数据采集而生,基于石景山区人形机器人数据训练中心十大应用场景百万条数据淬炼而成。通过与远程打工仔平台的深度整合,共同构建人机交互新模式。这一融合标志着机器人技术从“依赖人”、“辅助人”向最终“解放人”,致力于将高效、安全的机器人服务能力延伸到世界每一个角落。
具身智能机器人训练场的“中国方案”
今年3月29日,由石景山区政府和区科委主导推动、多家企业共同参与的北京市首批人形机器人数据训练中心在首钢园科幻产业集聚区正式落地。睿尔曼作为核心设备与技术提供方深度参与其中。人形机器人数据训练中心从“毛坯房”到“108台机器人调试运行”仅用22天,真正展现了“石景山效率”。
人形机器人数据训练中心占地3000平方米,分为“九年一贯制”的训练区和“机器人大学”场景区,项目部署108台具身双臂升降、轮式人形机器人、单臂无人机、单臂四足仿生机器人,用于数据采集和模型训练。结合108套具身数采设备,搭建家庭康养、特种作业、新零售、汽车装配、机器人新餐饮等十大实景场景,通过AI算法、智能硬件与场景数据的多维融合,年产出超百万条多模态数据。
在这一进程中,离不开具身智能产业链上下游生态伙伴、教育科研机构以及区政府的大力支持。集合了如元客视界、艾欧智能、傲意科技,知行机器人、强脑科技等具身智能产业链上下游等十余家企业先进技术与产品。同时与通用人工智能研究院以及山东大学共建实验室,承办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智能机器人重点专项》的启动会,与国内外头部大模型公司建立合作关系,共同打造“多场景数据采集-模型训练-应用验证”全链条功能的智能化训练场,精准采集具身操作数据,开展大规模数据处理与模型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