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机器人  irobot  工业机器人  佳士科技  机器人产业联盟  机器人展览  发那科  机械手  ABB  码垛机器人 

全国首例!机器人辅助微创术一次清除两部位肺癌病灶

   日期:2025-06-20     来源:扬子晚报     评论:0    
标签:

  “真没想到,我竟成了这种创新手术的全国首例患者!”即将出院的徐女士(化姓)难掩激动之情。近日,江苏省肿瘤医院(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完成一例创新性肺癌手术,成功为患者徐女士同期实施多原发肺癌微创切除及支气管镜机器人引导下冷冻消融术。该手术在国内尚属首例,通过一次手术即解决了患者肺部两处不同部位的病灶,不仅减少了患者痛苦,更为不同部位多原发肺癌的手术治疗开辟了新路径。

  平时,徐女士帮衬儿女、照顾孙辈,身体一直硬朗得很。一天早晨,徐女士在揉面时,一阵突如其来的剧烈咳嗽让她不得不扶住灶台。之后,从最初的偶尔轻咳,逐渐演变成夜间阵发性的剧烈咳嗽。半个月过去,情况愈发糟糕。连在小区里散步、爬个缓坡都要停下来大口喘气。社区医院CT检查显示,“右肺上叶存在团片状混杂密度影,右肺下叶背段有磨玻璃结节”,这两个均为可疑的肺癌病灶。

  徐女士随即前往江苏省肿瘤医院,找到胸外科主任医师李明。李明指出:“右上肺的主病灶,最大截面积达26×15毫米,必须进行肺叶切除及淋巴结清扫,目前手术切除是最稳妥的方案。”他指向右下肺的微小阴影说明:“这个8毫米的结节位置较为刁钻,深藏在肺叶内部。若采用传统手术方式,对周围健康肺组织的损伤较大,术后恢复及肺功能都会受到明显影响。”

  当医生提出创新性的手术方案时,徐女士和家人坚定地选择信任医护团队。在这台全国首例的手术中,医生制定了“双管齐下”的策略:对于较大的右上肺主病灶,采用微创手术切除;而右下肺的小病灶,则由机器人与医生携手完成治疗。

  在小病灶的手术过程中,机器人发挥了关键作用。术前,医生依据CT影像数据,生成精确的三维支气管树模型和支气管镜导航路径。手术时,在精准导航系统的指引下,医生操控两根机械臂,将气管镜沿着呼吸通道,以毫米级的精度直达肺部病灶区域,再置入冷冻消融针,随后释放零下149°的超低温,经过10分钟两次循环的冷冻消融,将癌细胞彻底灭活。

  这场手术堪称“亚毫米级精度的无痕之战”,成功突破了传统手术和消融手段在处理此类病灶时定位难、创伤风险高的技术瓶颈。其技术优势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机器人辅助系统,凭借机械臂的超高稳定性和精准度,无需开刀,就能经自然腔道抵达肺部深处的病变靶点车;二是亚毫米级实时导航技术,通过融合电磁导航、光学导航、镜体运动监测与术中三维成像,实现0.1毫米级的超精准定位,哪怕是微小到肉眼难以分辨的结节也无处遁形;三是冷冻消融技术,利用超低温形成的冰球瞬间包裹病灶,在杀灭癌细胞的同时,最大程度地保护周围健康组织。

 
 
声明:凡资讯来源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站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文章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立即与中国机器人网(www.robot-china.com)联系,本网站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电话:021-39553798-8007
更多>相关资讯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