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6月11日举办的2025智能机器人发展大会上,会场一楼热闹非凡,来自南京29家机器人企业的40余款人形机器人、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特种机器人和关键零部件等5个品类机器人产品集中亮相,上演一场现实版的“机器人总动员”。
身先士卒:“金龙鱼”下河入海,“长蛇”管道里显身手
在不大的鱼池中,两条“金龙鱼”欢快地游动,摇头摆尾的样子顿时吸引了大家的目光。
“难道这两条鱼也是机器人?”不少参观者好奇地询问。“这是我们公司自主研发的金龙鱼型仿生机器人,根据金龙鱼的游动姿态和外观样式,依托现有流体仿真技术设计,看起来和真实的金龙鱼很像。”南京工道水利科技有限公司经理刘鑫愿介绍。
记者注意到,“金龙鱼”的眼睛和嘴巴部位都装上了测距传感器、避障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等高科技设备。“这样它就能在水中感知鱼群位置,最深可以潜入水中30米、巡航6至8小时。”刘鑫愿介绍。
隐蔽性和灵活性是这款机器人的特点。“它能够像真鱼一样顺畅优雅地游动,依托视觉捕捉系统、信号收发模块、测试辅助系统等,适用于海水、湖泊、河流的水质和环境监测,还可应用于教育科研、文娱、海洋生物研究等多个领域。”工作人员介绍。
这边有“金龙鱼”,那边还有“长蛇”。南京九皋云天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带来的蛇形管道检测机器人,短小精悍的模样、灵活多变的“身段”,让人眼前一亮。
“它设有3个可弯折的关节,能够像蛇一样游走,适用于在弯曲、狭窄多分支的管道里作业,最小可通过直径8厘米的管道。”工作人员介绍,目前这款机器人主要应用于市政工程、天然气管道检修等领域。
干活勤快:2分钟铺贴一块瓷砖,割草作业智能避障
“它完成一块瓷砖的铺贴,整个过程仅需2分钟。”现场,南京筑领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带来的地砖铺贴机器人,显然是干活的“一把好手”。
工作人员介绍,在工地现场,工人只需通过平板电脑遥控操作机器人,它就能先在地面上刮出一层表面胶泥,再“吸”住一块方正的瓷砖,将其移到地面,稳稳地贴合在黏合层上。
“机械臂抓取瓷砖,可以根据激光放线确定表面高度,通过自研算法,AI摄像头精准铺砖,确保瓷砖之间严丝合缝,并且不会出现空鼓现象。”工作人员介绍,这款机器人主要应用于大面积批量精装修领域,如交通枢纽站、学校、商超等。
“这一闪一闪的不仅是它的‘眼睛’,也是它的‘耳朵’,不仅能通过视觉对地铁里的关键零部件进行检测,而且能通过声学对列车的一些漏气等声音相关部件进行检测。”南京景曜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常务副总顾峰指着身旁的列车智能巡检机器人说。
自动识别工况、自主完成工作……南京泉峰科技有限公司带来的智能割草机器人,已成为人们的好帮手。
“它配备避障传感器,能够在割草作业过程中智能避让障碍物。同时,它拥有15个位置的调节割草高度,一键即可完成设定。”工作人员介绍。
服务贴心:“大堂经理”几分钟办完业务,“咖啡大师”24小时“在线”
“很高兴认识你”“我也很高兴认识你,我都没去过迪士尼”……江苏南大电子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带来的客服机器人,在交流过程中友好地伸出了右手,要与记者握手示好。
目前,这款机器人应用于银行,干起“大堂经理”的活,几分钟就能把客户的业务办完。
江苏集萃智能制造技术研究所有限公司带来的国内首款智送一体智能咖啡机器人,让写字楼、商业中心里的人们实现了“咖啡自由”。
工作人员介绍,相比传统的人工制作咖啡,“咖啡机器人”不仅能够准确控制咖啡豆的研磨度、水的温度和浸泡时间等参数,提供高品质咖啡,而且实现了机器人自主乘梯的智慧通行和无接触配送,同时还可24小时全天候营业,无需人工值守。
功能强大的机器人背后,是关键零部件的强力支撑。产品展示活动现场专设关键零部件区域,中科硅基的CasiaHand灵巧手、南京工艺装备的滚动圆弧导轨等均精彩亮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