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佳士科技  irobot  工业机器人  机器人  机器人产业联盟  ABB  发那科  机械手  码垛机器人  机器人展览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公开征集航天育种,让优良种子飞上天

   日期:2023-03-27     来源:IT之家     评论:0    
标签: 航天 科技
 微信图片_20230327085204  
 
  IT之家3月26日消息,本月23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公开征集航天育种实验搭载项目,只要是具备相应科研能力的企业、科研院所、高校等,特别是在农业、林草业、中草药和工业微生物等领域的育种技术前沿的实施单位,都可以通过“航天育种搭载实验”项目,有机会让“良种飞天”。
 
  据央视网报道,航天育种是一种利用太空环境对农作物种子或试管苗进行诱变,使其产生有益的变异,然后在地面选育出新品种的农作物育种新技术。太空环境有高真空、微重力、宇宙辐射等特殊因素,可以促进种子的基因突变,产生新的性状。据IT之家了解,航天育种具有有益的变异多、变幅大、稳定快以及高产、优质、早熟、抗病力强等特点。其变异率较普通诱变育种高3—4倍,育种周期较杂交育种缩短约一半,由8年左右缩短至4年左右。
 
  被选中的种子一般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遗传性稳定,二是综合性状好。能够获得太空之旅资格的种子可谓“天选之种”。
 
  据统计,一般种子在太空中的突变率仅为0.05%—0.5%,没有变化的种子有很多,只有被宇宙粒子击中的“幸运儿”才会在返回地面后被挑选出来。同时,由于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并非所有的种子都往好的方向突变,因此,只有符合要求的种子才能留下来。挑选出的种子要进行多代筛选培育,同时还要经过风、虫、旱的考验,只有通过这些严苛的试验并得到权威部门审定的种子才是真正合格的太空种子。
 
  我国自1999年神舟一号飞行任务开始开展航天育种搭载实验,累计为国内400余家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搭载航天育种实验项目3000多项,创制出4万余份空间诱变种质材料,育成水稻、小麦、玉米、大豆、棉花、油料、蔬菜等新品种460多个,显著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品质。
 
 
声明:凡资讯来源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站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文章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立即与中国机器人网(www.robot-china.com)联系,本网站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电话:021-39553798-8007
更多>相关资讯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