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借助汽车制造这一“王冠产业”和本地着名品牌集群的智能制造示范带动作用,领跑全省乃至全国。
特殊的历史条件成就了东莞独特的产业格局,也造成了东莞缺乏土生土长的大企业和本地着名品牌,东莞也曾错失不少发展机遇。
知来者犹可追。为什么有制造业企业将工厂迁移东南亚后又回迁,为什么知名企业的生产基地对东莞有粘性?因为东莞的产业链配套能力在国内处于前列。因此,东莞应在引进大项目引领转型升级的同时,牢牢稳固住现有的制造业,用智能制造提升现有制造业。
作为全球制造业名城,东莞最为突出是电子信息产业。原来所说的“东莞塞车、全球缺货”,指的就是计算机硬件产品,而以前生产机箱、鼠标和键盘,现在是高端电子信息产业领域的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华为、宇龙酷派、OPPO、酷比、金立和步步高等知名智能手机均在东莞设立了生产基地。
东莞在3C产业制造领域在全国具有较大的优势,而东莞官方也正是基于此,在智能制造示范工程中,首先让3C产业扛起智能制造的大旗,印发《东莞市3C产业智能制造示范工程实施方案》,推进东莞3C产业智能数控装备应用,确保推广应用2000台国产智能数控装备和1000台工业机器人,今年支持建设2至3个3C产业的智能制造示范车间,引进培育一批智能装备骨干企业和大型设备服务商,打造多个工业机器人和智能装备产业集聚区。
有业内人士指出,3C智能制造的推进必须联合已在东莞建立生产基地的几个大佬级别的企业。由于技术锁定的保密原则,东莞目前拥有的几个有代表性的智能手机整机企业以及有外资背景的“隐形冠军”零部件代工企业,都保持了一贯的低调和神秘。
“这需要一个长时间的磨合。”东莞理工学院计算机学院副院长秦勇说,大企业和隐形冠军不感冒,政府可以先从仍然处在劳动密集型的中小企业开始引导和培育,成立专门针对中小企业智能制造生产线的研究和服务机构,继续扩大3C产业规模,当这一产业百花齐放,足够壮大,才能在人才、创意设计、内容服务等高端资源的引进上取得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