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东莞的扶持,有90%以上的资金将用于补贴传统企业,剩余资金补贴第三方服务机构。东莞目前没有专门针对机器人企业的补贴资金,但是这些企业可以申请相应的科研项目资金。
在扶持中,东莞最亮点的做法在于高效的资金申报流程,取消纳税门槛,实现网上24小时申报,简化一切申报程序,无需到市经信局提交申报材料,大多不需要跑部门开证明。市经信局组织现场验收认定时,再一并核实回收加盖企业公章的书面申报资料,最大程度地方便企业申报。
核心技术研发在擅长领域寻突破
即使佛山有汽车制造这样的“王冠产业”做机器人产业的研发后盾,但在机器人产业的核心技术上,也比较欠缺。
从工业机器人产业链上来看,在上游核心零部件制造领域,即减速器、伺服电机与控制系统三大核心部件,根据调研,东莞和佛山均处于空白状态。
在中游机器人本体制造领域,佛山基本已具备制造普通使用要求的工业机器人本体的能力,东莞也有一定的产值,但两市大多以中低端产品为主。
在下游系统集成及服务领域,佛山与东莞都已有培育并取得明显成效。据媒体报道,目前,佛山从事工业机器人及智能装备研发的生产企业约100家,在汽车制造、家电、陶瓷领域生产的机器人领先全国。
在东莞,由于目前尚无统计口径,2014年市经信局委托东莞理工学院开展全市工业机器人智能装备产业发展调研。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3年底,东莞拥有工业机器人装备制造商约40家,主要应用于注塑、冲压、焊接、喷涂等领域,此外,在制鞋制衣领域的切割机器人在全球都很知名。
对于推进机器人产业的发展,东莞也有所行动。最近出台的《东莞市3C产业智能制造示范工程实施方案》提出,2015年将建设2—3个3C产业中手机领域的智能制造示范车间,单个项目最高资助达500万元。据透露,东莞也正筹备传统企业与知名机器人企业对接会,通过机器人产业联盟平台作用,推进现有传统制造业向智造提升。
观点
东莞应做好3C智能制造示范
根据去年广东省提出的对珠江东、西岸错位发展的战略布局,以及今年3月出台的《广东省工业转型升级攻坚战三年行动计划(2015—2017年)》,要求佛山领衔打造珠江西岸万亿规模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带,珠江东岸以深圳、东莞、广州作为节点,打造电子信息产业带。
对处于先进智能装备核心圈层的机器人产业,佛山似乎比东莞拥有更加得天独厚的产业环境。那么,东莞应该在珠三角乃至全国“机器换人”潮流中,扮演怎样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