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是制造业,互联网巨头找到佛山,而非东莞,名牌优势是一大因素。”独立研究员、前广东省战略新兴产业研究院工业4.0研究员严帅说,东莞能说得出来的制造业工厂,大部分是给龙头企业做代工的。
他说,东莞服装企业发展,但是服企实施“机器换人”还存在难度。因此,从本土龙头民营企业对“机器换人”的带动作用来看,佛山民营经济基础扎实,基因比较好。
汽车产业有效推动机器人研发
数据显示,东莞已有66%的企业开展“机器换人”,佛山并未有类似统计数据。但是,业内人士大多认为,佛山“机器换人”普及范围会更加广泛,这主要得益于当地的汽车制造业。
在全球范围内,工业机器人的应用已经有几十年的历史,程度最先进的就在汽车产业。佛山汽车制造业基础雄厚,一汽—大众佛山项目、北汽福田、福迪汽车、粤海特种车、陆地方舟新能源汽车、飞驰汽车新能源客车等整车项目均在佛山落地。围绕汽车制造业,佛山早已形成一批工业机器人研发企业。
“我个人认为,家电、陶瓷的行业标准都是差不多的,而且主要工艺领域集中在拉伸、切割等,这些领域的工业机器人已比较成熟。”一位给惠普、IBM做代工的电子行业的企业家说,相比而言,东莞面临的是千变万化的订单、繁杂的制造门类,因此,实施“机器换人”顾虑要更多。
“电路板的布线,现在要求0.4mm,再过几天可能就是0.1mm。”该企业家说,正如苹果手机每两年就更新换代一次,很多电子信息产品更新速率也非常快,因此,生产线的智能化改造不是说投入就投入的。
“机器人的轨道参数调整不是改几个数字就可以,成本也很高。”该企业家说,东莞产业类型多以OEM、ODM为主,很多企业用直接投资的方式或者举债的方式开展“机器换人”,一旦市场订单不足或自身配套条件不足,又会面临产能闲置,这会影响到成本的回收周期,甚至还可能让企业陷入因无法及时还款而机器被锁死的恶性循环。
该企业家认为,莞佛两市的“机器换人”目前是在市场主导下的企业自身需求,企业都是从自身的能力、资金、市场、管理等方面来考虑,才上项目,应该说是比较理性的。
结合自身实际,东莞正着手在制造业核心产业——模具领域下功夫,今年将在模具行业选择一批重点项目,示范带动“机器换人”。作为模具名镇,长安已成为东莞“机器换人”的示范点。
对机器人企业扶持力度较大
在“机器换人”扶持方面,莞佛两市同样都算得上是大手笔。
此前,东莞已出台“机器换人”专项资金,计划连续3年,每年投2亿元支持企业“机器换人”工作。在“机器换人”示范项目的带动作用下,今年1至3月,东莞工业技改投资增长248.8%,高于全省和珠三角平均水平。
在东莞“机器换人”专项资金率先出台后,去年11月,佛山也设立技改资金池,全市3年投入24亿元扶持企业技改,推进工业机器人、增材制造等先进制造技术应用,支持企业采用智能化成套装备建设数字化工厂,单个优秀技改项目最高可提供500万元扶持。可以看出,佛山更加突出对机器人企业的支持。